题目内容
1.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和心脏的工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外界的气体进入肺泡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发生在E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2)具有氧气运输功能的是血细胞中的红细胞,人体某部位发炎时,血细胞中的白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多,图中G、H、J、K四条血管内,流静脉血的是GK(填写字母).
(3)图中所示心房处于舒张状态.正常状态下,若血液从D血管流入心脏,则血液应从[A]主动脉中流出.
(4)某人患咽炎,对其手背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要到达病灶需流经心脏2次.
(5)假如F是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血管J与血管K相比,K中血液内含量明显增加的物质有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
分析 (1)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从左心室开始依次经过主动脉、体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体静脉、上下腔静脉至右心房终止;肺循环是从右心室开始依次经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至左心房终止.
(2)图示为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是主动脉,B肺动脉,C是上、下腔静脉,D是肺静脉,G肺动脉,H肺静脉,J动脉,K是静脉.
解答 解:(1)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肺泡与外界进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就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里,这样,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因此体内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2)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红细胞数目最多,形态为双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食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会增多;血小板:个体最小,性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有凝血和止血过的作用.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的过程中,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如图所示:
分析图示可知: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与心脏相连的四条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有G肺动脉、K静脉,流动脉血的有H肺静脉,J主动脉.
(3)由所学知识可知: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心房舒张,心室收缩,全身血液回心房,心室射血入动脉;然后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全身血液回心房,同时心室射血入动脉.当全心舒张时,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图中所示心房处于舒张状态,心室收缩.正常状态下,若血液从D肺静脉血管流入心脏,则血液应从[A]主动脉中流出.
(4)某人患咽炎,对其手背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到达病灶经过的途径是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上肢动脉→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病灶,所以,对其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到达病灶共经过心脏2次.
(5)假如F是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当血液流经小肠后,除二氧化碳外,含量明显增加的是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1)收缩;气体扩散作用;
(2)红;白;G、K
(3)舒张;A 主动脉;
(4)2;
(5)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原理等.
A. | 血红蛋白 | B. | 白细胞 | C. | 血小板 | D. | 血浆 |
①胆汁 ②唾液 ③胃液 ④肠液 ⑤胰液.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④⑤ | D. | ②⑤ |
A. | 由呼吸系统排出 | B. | 由消化系统排出 | C. | 由皮肤排出 | D. | 由泌尿系统排出 |
A. | 心脏 | B. | 肝脏 | C. | 胃 | D. | 小肠 |
A. | 消化不良 | B. | 损害神经系统 | C. | 提高智力 | D. | 诱发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