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甲乙装置中均放入生长旺盛的盆栽绿色植物,甲中烧杯内盛有氢氧化钠溶液,乙中烧杯内盛有等量的清水.甲乙花盆中均为肥沃的土壤,富含微生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2)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
(3)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4)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
(5)图中甲、乙装置中的塑料袋主要用于覆盖土壤,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
乙
乙
装置中的叶片.(3)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4)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
无光
无光
的环境中.(填“有光”或“无光”)(5)图中甲、乙装置中的塑料袋主要用于覆盖土壤,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可以
不可以
;微生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影响实验结果
微生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影响实验结果
.分析:甲、乙两装置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解答:解:(1)实验前应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然后光照几小时后,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乙装置的叶片,因为乙装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而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烧杯里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甲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3)比较甲、乙装置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若要使乙装置中的清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应将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目的就是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实验现象的产生.
(5)甲乙花盆中均为肥沃的土壤,富含微生物,微生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图中甲、乙装置中的塑料袋主要用于覆盖土壤,不可以去掉.
故答案为:
(1)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乙;
(3)二氧化碳
(4)无光;
(5)不可以;微生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影响实验结果.
(2)然后光照几小时后,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乙装置的叶片,因为乙装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而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烧杯里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甲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3)比较甲、乙装置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若要使乙装置中的清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应将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目的就是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实验现象的产生.
(5)甲乙花盆中均为肥沃的土壤,富含微生物,微生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图中甲、乙装置中的塑料袋主要用于覆盖土壤,不可以去掉.
故答案为:
(1)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乙;
(3)二氧化碳
(4)无光;
(5)不可以;微生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影响实验结果.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设置对照实验时,控制变量的唯一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3?常德)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进行了抽样调查,其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 别 | 父母性状 | 被调查 家庭数 |
子 女 | ||
父 | 母 | 双眼皮 | 单眼皮 | ||
1 | 双眼皮 | 双眼皮 | 80 | 78 | 40 |
2 | 单眼皮 | 单眼皮 | 70 | 0 | 76 |
3 | 双眼皮 | 单眼皮 | 120 | 82 | 72 |
4 | 单眼皮 | 双眼皮 | 100 | 60 | 50请你回答:(1)从第 1 1 组调查的结果可推测出控制单 单 眼皮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2)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R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r表示,第3组所调查的家庭中,其父亲的基因组合是 Rr Rr ,其母亲的基因组合是rr rr .(3)如果第2组某家庭中的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后,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是 0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