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1?台州)19世纪中叶,欧洲产妇在医院分娩的死亡率比在家中分娩高很多.塞曼尔维斯偶然发现,一位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划伤手指,不久就死亡,其症状与产妇死亡一样.他怀疑产妇尸体中有一种“尸体物质”,经医生的手或手术器械,会进入分娩产妇体内.经观察试验,了解到以下信息:
A.医院对手术器械不消毒,医生在手术和解剖尸体时不戴手套;
B.维也纳总医院的第一妇产科医生解剖尸体后常直接从解剖室去帮助产妇分娩,第二妇产科医生无需解剖尸体;
C.塞曼尔维斯要求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助产医生在进病房之前用氯水消毒液清洗双手,消毒前后医院产妇死亡率变化情况如下表:
           维也纳总医院产妇死亡率(19世纪中叶)
1848年前:在用氯水消毒之前 1848年:用氯水消毒之后
第二妇产科 200/10000 130/10000
第一妇产科 2000/10000 120/10000请回答:
(1)下列各项中,肯定不是塞曼尔维斯医生认为的“尸体物质”是
D
D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水
(2)分析维也纳总医院产妇死亡率统计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用氯水消毒能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用氯水消毒能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3)根据上述材料.19世纪中叶欧洲产妇死亡率医院分娩高于家中分娩,其原因是
医院产妇接触尸体物质的机率比在家高
医院产妇接触尸体物质的机率比在家高

(4)如今,医院手术器械消毒常用0.5%的亚硝酸钠溶液,又称新结尔灭溶液.现需配置2000克0.5%亚硝酸钠溶液,需要亚硝酸钠多少克?
10克
10克
分析:此题是一个资料分析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病原体及传染病的病因,分析解答.
解答:解:(1)、传染病是用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分析题意可知,题中叙述的“尸体物质”就是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
故选:D
(2)、分析维也纳总医院产妇死亡率统计表,可知,消毒前第一产科的产妇死亡率远高于第二产科,消毒后两产科死亡率相近,可得出的结论:用氯水消毒能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3)、分析资料可知,19世纪中叶欧洲,由于维也纳总医院对手术器械不消毒,医生在手术和解剖尸体时不戴手套,以及第一妇产科医生解剖尸体后常直接从解剖室去帮助产妇分娩等原因,使得医院产妇接触尸体物质的机率比在家高,因此,产妇死亡率医院分娩高于家中分娩.
(4)、分析题意可知,亚硝酸钠溶液的浓度是0.5%,则配置2000克0.5%亚硝酸钠溶液,需要亚硝酸钠为:2000×0.5%═10(克).
故答案为:(1)D
(2)用氯水消毒能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3)医院产妇接触尸体物质的机率比在家高
(4)10克
点评: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经常考到,注意掌握,解答本题一定要结合资料分析,灵活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