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 PM2.5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 |
| B. | 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
| C. | 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 |
| D. | PM2.5直接危害人的消化系统 |
分析 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是固体小颗粒,如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大雾天气可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但是这种清洁能力是有限的.
解答 解:A、PM2.5颗粒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然后进入肺,在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PM2.5颗粒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血液,A正确;
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污染越严重,质量越差.B错误;
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肺泡里的PM2.5扩散进入血液,要通过两层细胞: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经过四层细胞膜;氧气进入血液后,再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又经过了一层细胞膜;因此肺泡内的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中的需要经过2层细胞,C错误;
D、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诱发呼吸系统疾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PM2.5的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吸入PM2.5对人体,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危害很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以下流程图中不正确的是( ) | A. | 食物链的结构:阳光→草→兔→狐 |
| B. | 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新细胞形成 |
| C. |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
| D. | 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 |
14.兴趣小组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频率影响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分组 | 实验材料及处理 | 水温 | 呼吸频率(次/分)平均值 |
1号 |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1000ml温水 | 25℃ | 97(每条金鱼测3次) |
2号 |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热水 | 35℃ | 97.5(每条金鱼测3次) |
3号 |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冰块 | 15℃ | 35(每条金鱼测3次) |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可以通过观察每分钟金鱼鳃盖张合的次数来测定.
(2)为了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要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试金鱼的呼吸次数.
(3)在2号的基础上另设4号组,将原加热水升温改为用水浴锅隔水加热升温.4号组与2号对比,哪一个组的设计更合理?4号组更合理;理由是2号由于加入热水增加了变量,导致变量不唯一.
(4)实验结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的呼吸频率增加(填增加或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