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滴加碘液后,变成蓝色的叶片是( )A. | 取自装置甲中的M叶片 | B. | 取自装置乙中的N叶片 | ||
C. | M、N两叶片都变蓝 | D. | M、N两叶片都不变蓝 |
分析 甲、乙两装置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解答 解:实验前应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光照几小时后,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乙装置的叶片,因为乙装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的N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滴加碘液后会变蓝.
而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烧杯里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甲装置中的植物中的M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也就不能制造淀粉.
故选:B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实验时,控制变量的唯一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某同学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所看到的菠菜叶纵切面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制作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多切几次,选取其中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 | |
B. | 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图中的[4]气孔 | |
C. | 图中[1]是下表皮 | |
D. | 气孔的开闭由[5]保卫细胞控制 |
6.从外形看人体青春期发育的最主要特征是( )
A. | 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大大增强 | B. | 肺的功能加强 | ||
C. | 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 | D. | 心脏的脉搏输出量的增加 |
16.小李打了流感疫苗后,能预防流感,是因为疫苗进入人体后,刺激人体产生了( )
A. | 抗原 | B. | 抵抗各种传染病的抗体 | ||
C. | 抵抗这种流感病毒的抗体 | D. | 大量白细胞 |
20.下列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有利的是( )
A. | 人的白化病 | B. | 玉米的白化苗 | C. | 小麦的抗倒伏 | D. | 红绿色盲 |
1.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变成刺,根系发达,茎肥大.达尔文认为这些结构特点的形成是( )
A. | 上帝创造的结果 | B. | 自然选择的结果 | C. | 人工选择的结果 | D. | 阳光照射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