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现今电脑、手机、pad等运用普及,有些学校pad已经走进课堂.为了探究长时间电子产品辐射对学生身体有没有伤害,有人用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及电脑进行了一次探究.请你帮他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探究的问题】电子产品辐射对学生身体有伤害吗?
【作出假设】电脑辐射对雄性大鼠身体有伤害则电子产品对学生身体有伤害
【进行实验】将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只.甲组置于未开机的电脑前,乙组置于开机的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六十天后获得实验数据如表.
甲组 | 乙组 | |
大鼠体重增长量(g) | 86 | 31 |
大鼠精子畸形率(g) | 38 | 99 |
(2)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请提出修改意见1只成年雄性大鼠数量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改用每组10只(或多只)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做实验(1个即可).
(3)该探究人员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电子产品辐射对学生身体有伤害.请对此作出评价该实验结果不可靠,因为1只成年雄性大鼠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应该增加成年雄性大鼠的数量或设置重复组.
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 解:(1)实验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2)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是1只成年雄性大鼠数量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改用每组10只(或多只)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做实验(1个即可).
(3)“该探究人员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电子产品辐射对学生身体有伤害”.对此作出的评价是该实验结果不可靠,因为1只成年雄性大鼠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应该增加成年雄性大鼠的数量或设置重复组.
故答案为:(1)形成对照
(2)1只成年雄性大鼠数量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改用每组10只(或多只)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做实验
(3)该实验结果不可靠,因为1只成年雄性大鼠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应该增加成年雄性大鼠的数量或设置重复组
点评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如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的是( )
A. | 根具有正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 | |
B. | 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具有二重性 | |
C. | 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 |
D. |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
18.如图是由3个图所构成的类另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圈,Ⅱ和Ⅲ分别为大圈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 | Ⅰ.生物Ⅱ.动物Ⅲ.鸟类 | B. | Ⅰ.脊椎动物Ⅱ.鱼类Ⅲ.草履虫 | ||
C. | Ⅰ.植物Ⅱ.被子植物Ⅲ.裸子植物 | D. | Ⅰ.裸子植物Ⅱ.桃树Ⅲ.侧柏 |
5.如图表示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
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可能形成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1)在该探究方案中,起对照组作用的小鼠是乙鼠
(2)a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避免胰岛素作用的干扰
(3)为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请你找出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优化实验用的小鼠太少,为了避免偶然性,应多用几只小鼠.
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可能形成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 | 甲鼠 | 乙鼠 |
a |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 |
b | 定时喂适量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适量胰岛素 | 定时喂与甲相同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与甲等量的胰岛素 |
c |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
(2)a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避免胰岛素作用的干扰
(3)为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请你找出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优化实验用的小鼠太少,为了避免偶然性,应多用几只小鼠.
15.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关于酵素能否促进物质分解的研究.具体做法是:先在4支相同的试管中加入体积均为1cm3的正方体蛋白块,然后再在各试管加入2mL淀粉液;接下来根据实验的要求分别加入1号酵素、2号酵素、稀盐酸或蒸馏水.最后各试管在室温下静置10小时,结果如表.(“+”表示有加入,“-”表示没有加入).
(1)若要检测试管中是否存在淀粉,可以往试管中滴加碘液.
(2)根据此实验结果,下列评价正确的是C.
A.1号酵素在中性环境下能使淀粉消失
B.2号酵素在酸性环境下能使蛋白块消失
C.1号酵素在酸性环境下能使蛋白块消失
D.2号酵素在中性性环境下能使淀粉消失
(3)若实验中的两种酵素所含的酶类似于人体的消化酶,那么2号酵素所含的酶可能与人体中胃腺分泌消化酶相似,此实验还可以说明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4)为使本实验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请提出1条改进建议把各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
试管编号 | 蛋白方块 | 淀粉液(mL) | 1号酵素(2mL) | 2号酵素(2mL) | 稀盐酸(2mL) | 蒸馏水(2mL) | 结果 | |
蛋白块 | 淀粉 | |||||||
① | + | + | - | + | + | - | 消失 | 存在 |
② | + | + | - | + | - | + | 存在 | 存在 |
③ | + | + | + | - | + | - | 存在 | 消失 |
④ | + | + | + | - | - | + | 存在 | 存在 |
(2)根据此实验结果,下列评价正确的是C.
A.1号酵素在中性环境下能使淀粉消失
B.2号酵素在酸性环境下能使蛋白块消失
C.1号酵素在酸性环境下能使蛋白块消失
D.2号酵素在中性性环境下能使淀粉消失
(3)若实验中的两种酵素所含的酶类似于人体的消化酶,那么2号酵素所含的酶可能与人体中胃腺分泌消化酶相似,此实验还可以说明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4)为使本实验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请提出1条改进建议把各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