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3?怀化)小敏同学想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它进行了三种处理:
Ⅰ、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Ⅱ、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Ⅲ、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6/68/7ab90b33.png)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
(2)若将3支试管读放入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
(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这相当于口腔中
(4)以①号试管和②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
Ⅰ、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Ⅱ、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Ⅲ、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6/68/7ab90b33.png)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
①
①
和③
③
是对照实验.(2)若将3支试管读放入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
①
①
号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
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
.(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这相当于口腔中
舌
舌
的作用.(4)以①号试管和②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
唾液
唾液
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分析实验解答.
解答:解:(1)加入馒头碎屑,相当于牙齿将食物切断、撕裂、磨碎;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混合,相当于舌的搅拌作用;①号中加的是馒头碎屑和唾液,且搅拌;③号加入的是馒头块和唾液,不搅拌;二者的变量就是“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2)在37度左右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5~10分钟后,①号试管的淀粉被淀粉酶转化成麦芽糖,加入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由于没有淀粉酶,淀粉不发生变化,加入碘液后变蓝;③号试管中的淀粉酶只能消化一部分淀粉,加入碘液后,也会变蓝.
(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是为了模拟口腔中的舌的作用.
(4)①号试管和②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故答案为:(1)①;③
(2)①;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
(3)舌
(4)唾液
(2)在37度左右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5~10分钟后,①号试管的淀粉被淀粉酶转化成麦芽糖,加入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由于没有淀粉酶,淀粉不发生变化,加入碘液后变蓝;③号试管中的淀粉酶只能消化一部分淀粉,加入碘液后,也会变蓝.
(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是为了模拟口腔中的舌的作用.
(4)①号试管和②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故答案为:(1)①;③
(2)①;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
(3)舌
(4)唾液
点评:找出实验中的变量和以该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是做好该类试题的关键.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