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在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鸟鸣次数的影响中,下列设计不符合研究要求的是( )A. | 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 | |
B. | 记录同一时间不同天气该种鸟鸣叫次数 | |
C. | 记录繁殖季节该种鸟雌鸟和雄鸟鸣叫次数 | |
D. | 记录不同季节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 |
分析 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在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鸟鸣次数的影响中,光照强度是唯一的变量.据此解答.
解答 解:A.同一地点一天内不同时间的光照强度不同,可以形成对照,符合研究要求.
B.同一时间不同天气的光照强度不同,可以形成对照,符合研究要求.
C.繁殖季节该种鸟雌鸟和雄鸟鸣叫次数,不是以光照强度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不符合探究要求.
D.不同季节同一地点的光照强度不同,可以形成对照,符合研究要求.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探究活动过程中变量的设计的理解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8.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如图),要使观察的物体放大40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
A. | ②和③ | B. | ③和⑤ | C. | ③和④ | D. | ④和⑤ |
15.呼吸时,呼吸道之所以能够保证气流通畅的进出,主要是依靠构成呼吸道的( )
A. | 鼻毛和纤毛 | B. | 毛细血管 | C. | 骨和软骨 | D. | 会厌软骨 |
2.探究与思考:
下表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主要实验步骤.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为一组对照实验,根据对照实验原理,试管B中应加入唾液2毫升,反应温度和时间是37℃、10分钟.
(2)试管C与试管B可组成另外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模拟了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3)实验结果,B号试管颜色没有变蓝(填“变蓝”或“没有变蓝),原因是试管中的淀粉全部转化成麦芽糖,由此可见,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
下表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主要实验步骤.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 A | B | C |
加入物质 | 馒头碎屑、清水2毫升 | 馒头碎屑、唾液 | 馒头块、唾液2毫升 |
反应温度及时间 | 37℃、10分钟 | 37℃、10分钟 | |
滴加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2)试管C与试管B可组成另外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模拟了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3)实验结果,B号试管颜色没有变蓝(填“变蓝”或“没有变蓝),原因是试管中的淀粉全部转化成麦芽糖,由此可见,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
12.表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样品成分比较表(单位:克/100毫升),图是肾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图、表回答问题:
(1)图中结构[2]内流动的液体是动脉血,与结构[1]内流动的液体成分相比较,结构[2]内流动的液体中红细胞和蛋白质的浓度明显增大.
(2)比较表中三种液体所含成分的含量,可以推测液体B是原尿,它应存在于图中的[4]肾小囊内,是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形成的.
(3)液体C中无机盐、尿素的含量明显比液体B中的高,是由于图中结构[6]重新吸收了大部分水造成的;如果某人的结构[6]出现病变,则在液体C中可能会检测到葡萄糖(物质).
成分 | 液体A | 液体B | 液体C |
蛋白质 | 7.20 | 微量 | 0.00 |
葡萄糖 | 0.1 | 0.1 | 0.00 |
无机盐 | 0.90 | 0.90 | 1.40 |
尿素 | 0.03 | 0.03 | 1.80 |
(2)比较表中三种液体所含成分的含量,可以推测液体B是原尿,它应存在于图中的[4]肾小囊内,是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形成的.
(3)液体C中无机盐、尿素的含量明显比液体B中的高,是由于图中结构[6]重新吸收了大部分水造成的;如果某人的结构[6]出现病变,则在液体C中可能会检测到葡萄糖(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