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下列选项中的流程图错误的是( )A. | 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 | |
B. | 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 | |
C. | 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 |
D. | 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
分析 (1)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经声波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眼球的结构是: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3)血液流经肾脏时,主要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形成尿液,进而将人体细胞产生的许多废物排出体外.
(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解答 解:A、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故A流程图正确;
B、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故B流程图正确;
C、尿的形成过程是: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其流程应该是:血液→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静脉,故C流程图错误;
D、反射弧的途径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到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故D流程图正确;
故选:C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以下知识点:一、听觉的形成过程;二、视觉的形成过程;三、尿的形成过程;四、反射弧的组成.
实验方案及实施:①选定花生种子,并称重;②取一只锥形瓶(50毫升),向锥形瓶中注入30毫升水,并放入一支温度计(下端放入水中,但不要接触瓶底);③安装好装置,并测量水温;④将刚刚点燃的花生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底部,待这粒种子完全燃烧后,再次测量水温.⑤记录相关结果如表:
问题:(1)分析知:t1为20℃,t2为50℃.
实验次数 | 种子燃烧前质量(g) | 种子燃烧后质量(g) | 水的体积(毫升) | 种子燃烧前水温(℃) | 种子燃烧后水温(℃) | 测定出的热量 |
1 | 0.8 | 0.4 | 30 | t1 | t2 | Q |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对实验装置做如何改进?在锥形瓶外罩一保温装置.
(4)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不可靠,应该怎样做?设置重复组,多测量几次,然后取平均值.
A. | 肩关节和腕关节 | B. | 踝关节和膝关节 | C. | 肘关节和髋关节 | D. | 膝关节和肘关节 |
A. | 蚯蚓和蛔虫的身体均有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 | |
B. | 蚯蚓的运动仅靠刚毛完成 | |
C. | 蚯蚓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提高了运动能力 | |
D. | 环带所在的位置是身体的前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