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2015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是死亡率。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疟疾是经按蚊叮咬过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可寄生在人体内。除药物治疗外,世卫组织建议采取多种方法预防感染疟疾,包括在室内喷洒防虫剂使用喷有防蚊虫剂的蚊帐。
材料二:研究人员将不同花色的青蒿进行交配,结果如下表:
序号 | 亲代×亲代 | 子代表现型和株数 | |
黄花 | 白花 | ||
1 | 黄花×黄花 | 210 | 70 |
2 | 黄花×白花 | 140 | 140 |
3 | 白花×白花 | 0 | 280 |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疟原虫是__者。
(2)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按蚊属于__;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喷洒防虫剂的措施属于__。
(3)青蒿的花色白色和黄色是一对__;根据表中第[__]组可以判断花色的显隐性,其中显性性状是__。
(4)若控制显性花色的基因用A表示,隐性花色的基因用a表示。则第一组中亲代黄花的基因型分别是__,子代黄花的基因型有__种。
【答案】 消费 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 相对性状 1 黄花 Aa、Aa 2
【解析】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可寄生在人体内,所以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疟原虫是消费者。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材料一中,从传染病的传播来看,按蚊属于传播途径;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喷洒防虫剂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青蒿的花色白色和黄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青蒿的花色白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表中第1组可以判断花色的显隐性,亲代均是黄花,而子代新出现了白花这种性状,因此黄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
(4)若控制显性花色的基因用A表示,隐性花色的基因用a表示。则第一组中亲代都是黄花,子代出现隐性性状白花(aa),白花的基因aa分别来自亲代黄花,故亲代黄花的基因一定是Aa、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所以子代黄花的基因型有AA或Aa,共2种。
【题目】下表表示生物学中的一些结构,代入到下图中,正确的一组是( )
1 | 2 | 3 | 4 | |
A | 基因 | DNA | 蛋白质 | 染色体 |
B |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C | 生态系统 | 生物圈 | 生物 | 环境 |
D | 种子植物 | 被子植物 | 双子叶植物 | 苹果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