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2013年3月我国报道了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到2014年4月22日我国共确诊421例H,病死率最高的时达50%以上.2014年5月7日我国首先发现了与H7N9禽流感严重程度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血浆血管紧张素Ⅱ,为早期判断病情、进行干预提供了依据.(1)H7N9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禽类和人等动物的活细胞中.动物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核.
(2)临床上常给危重病人点滴葡萄糖和吸氧,从细胞学的角度解释,因为细胞进行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和氧气.
(3)对患者检查采血时,针刺破皮肤,病人会感觉疼痛.如图所示,痛觉形成的神经传导途径是A→C→E→F→H.(用图中代码和箭头表示)
(4)在禽流感流行的高峰期,市场上买卖禽类的交易几乎完全停止,人们进入市场后,看到写着“禽类区”的招牌也会绕道而走.“看到写着‘禽类区’招牌绕道而走”是一种复杂反射,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有视觉中枢、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
(5)H7N9禽流感是禽--人传播的传染病.2014年2月时浙江患者还很多,在政府采取强制关闭活禽市场的措施后,病人很快就减少,现在基本上没有病人了.这说明控制传染源是预防H7N9禽流感的重要措施.
分析 (1)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2)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4)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由于人类的大脑皮层内具有语言、文字中枢,能对语言文字作出反应.
(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解:(1)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与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细胞核被称为“遗传信息库”.
(2)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危重病人的消化及呼吸功能相对减弱.吸氧有助于病人的细胞获得氧气,静脉点滴葡萄糖可使病人的细胞及时获得葡萄糖,这样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就可以将葡萄糖和氧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给病人生命活动的需要.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可见,该题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A感受器→C传入神经→E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B效应器.F是脊髓的白质,能上行传导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痛觉,由上可知,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故痛觉形成的神经传导途径是A→C→E→F→H.
(4)在禽流感流行的高峰期,市场上买卖禽类的交易几乎完全停止,人们进入市场后,看到写着“禽类区”的招牌也会绕道而走.“看到写着‘禽类区’招牌绕道而走”是一种复杂反射,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有视觉中枢、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
(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关闭活禽宰杀点,这项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中的控制传染源.
故答案为:(1)细胞核;(2)能量和氧气;(3)A→C→E→F→H;(4)语言;(5)控制传染源.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要全面系统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
A. | 人体体表温度 | B. | 人体内部温度 | C. | 人体腋窝温度 | D. | 人体口腔温度 |
A. | 人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 |
B. | 角膜、虹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路 | |
C. | 近视眼是由于长期用眼不正确,导致晶状体曲度改变引起 | |
D. | 调节晶状体曲度大小的是睫状体,分布有感光细胞的是脉络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