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如图是碳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丁属于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是甲,能够固定太阳能并且所含能量最多的是乙;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是丙,它和丁都属于消费者(选填甲、乙、丙、丁)
(2)A所代表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B所代表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C所代表的生理活动是分解作用.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食物链的生动写照,如果DDT农药污染了环境,DDT农药会沿着食物链传递,越靠近食物链末端的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的DDT农药就越多,这个过程被称为生物富集.该食物链中,如果黄雀数量大量减少,那么蝉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最终慢慢趋向稳定,达到生态平衡.
(4)如果绿色植物大量减少,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加,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会被打破,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这个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分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据此解答.

解答 解:(1)据图分析甲能够枯枝败叶、尸体、粪便转换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应属于分解者,乙既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能释放二氧化碳,可知乙是生产者,丙、丁就应该属于消费者(动物),所以,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是甲,能够固定太阳能并且所含能量最多的是乙;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是丙,它和丁都属于消费者.
(2)绿色植物通过光能利用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图中A所代表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B所代表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C所代表的生理活动是分解作用.
(3)生物富集,指的是环境中含有无法排除的有害物质(如农药 重金属等等) 在生活於其间的生物体内沉积的现象.生物富集与食物链相联系,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食物链的生动写照,如果DDT农药污染了环境,DDT农药会沿着食物链传递,越靠近食物链末端的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的DDT农药就越多,这个过程被称为生物富集.该食物链中,如果黄雀数量大量减少,那么蝉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最终慢慢趋向稳定,达到生态平衡.
(4)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如果绿色植物大量减少,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加,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会被打破,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这个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1)甲、乙、丙、丁
(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
(3)生物富集、先增加后减少
(4)温室效应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生物富集现象等知识点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