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血液在人体中主要起运输作用,当血液流经某器官时血液的成分往往要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血液流经肺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 |
B. | 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含葡萄糖量增多 | |
C. | 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含尿素量减少 | |
D. | 血液流经大脑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多、代谢废物减少 |
分析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
解答 解:A、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流经肺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B、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含葡萄糖量增多”;
C、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如尿素)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含尿素量减少”;
D、大脑进行生命活动消耗氧气,产生代谢废物,因此,“血液流经大脑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代谢废物增加,而不是“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多、代谢废物减少”.
所以,说法不正确的是“血液流经大脑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多、代谢废物减少”.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血液变化以及小肠、肾脏的功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3.蚯蚓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原因是:( )
①蚯蚓在土壤里钻来钻去,可使土壤疏松
②蚯蚓用体表呼吸,使周围气体增加
③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可被植物利用
④蚯蚓食入的腐烂有机物和土粒,经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养分.
①蚯蚓在土壤里钻来钻去,可使土壤疏松
②蚯蚓用体表呼吸,使周围气体增加
③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可被植物利用
④蚯蚓食入的腐烂有机物和土粒,经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养分.
A. | ①② | B. | ②④ | C. | ①④ | D. | ①③ |
17.如图是叶片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①和②是表皮,有保护作用 | B. | ③是叶脉,有输导作用 | ||
C. | ④是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 D. | ④气孔的张开、闭合由保卫细胞调节 |
7.如图是人体的几个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中仅含蛋白质酶和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分别是( )
A. | ①② | B. | ③② | C. | ④② | D. | ④③ |
14.如图是大家非常熟悉的QQ标志---小企鹅,那么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它与蝙蝠不属于同一类群的动物 | B. | 依靠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 ||
C. | 具有求偶、交配、孵卵的繁殖行为 | D. | 生殖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 |
11.根据蝗虫的发育过程,防治蝗虫灾害最好在下列那个时期内( )
A. | 成虫集群飞起后 | B. | 卵 | ||
C. | 蝗虫5龄后,集群以后 | D. | 2龄期 |
12.为探究某环境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如表所示:
该同学探究的环境因素是( )
组别 | 土壤 | 光线 | 温度 | 鼠妇数量 |
甲 | 干燥 | 阴暗 | 20℃ | 10只 |
乙 | 湿润 | 阴暗 | 20℃ | 10只 |
A. | 土壤湿度 | B. | 温度 | C. | 土壤成分 | D. | 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