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10年5月9日,陈家酗酒后超速驾车,在行驶至北京市朝阳区路口时,违反交通信号管制,从后面直接撞上前方等候放行的一辆菲亚特轿车,继而又撞向正常行驶的639路公交车左前侧,此后,陈家弃车逃逸.事故造成菲亚特车主陈某及其6岁女儿死亡,陈某的妻子重伤,另有一位69岁老人受伤.
2011年5月2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上述案件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肇事司机陈家犯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各项经济损失共计36.6万余元.
资料二: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记录:
液体种类 清水 酒精溶液浓度
1% 3% 5% 8% 10% 15% 20%
10s内水蚤心跳次数 33 30 28 24 22 21 18 死亡
(1)正常情况下,10s内水蚤心跳次数为
 
次.实验中,随着酒精溶液浓度的升高,10s内水蚤心跳次数
 
,最后死亡.
(2)资料二中该实验小组设计了
 
实验,实验变量是
 

(3)该组同学在实验中,用了10只水蚤,并且重复做3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4)结合资料一和二,请你谈谈酗酒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危害.
 
分析:此题考查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酗酒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危害.可以从表格数据、酗酒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危害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1)由图中可知当酒精的体节分数分别是( 清水)0、1%、3%、5%、8%、10%、15%、20%,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33、30、28、24、22、21、18、0( 死亡).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即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酒精具有麻痹神经系统的作用.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神经系统被完全麻痹而导致心跳停止(心率是0),引起死亡.
(2)资料二中设计了对照试验,实验变量是酒精溶液的浓度.
(3)在实验中,用了10只水蚤,并且重复做3次,然后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酗酒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危害有: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进而引起神经衰弱、智力减退和行为失常,给他人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带来危害.如果一次饮酒过多,还会导致人的死亡.酗酒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危害人的身体健康.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不酗酒或劝告亲友不饮酒,不酗酒.(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故答案为:(1)33;逐渐减少;
(3)减少数据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进而引起神经衰弱、智力减退和行为失常,给他人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带来危害.如果一次饮酒过多,还会导致人的死亡.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0?徐州)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形式多样的生态农业现已在全国农村得到逐步推广.江南农民发明了“高效
稻田混养模式”,插秧时种植的行间距拉大,将鸭子放养在稻田中.稻田中的浮萍、杂草、田螺和稻田害虫等成为鸭子的食物,鸭子的排泄物又是水稻极好的肥料.这样即省肥省农 药,又实现了水稻和鸭子的双丰收.
资料二:中国科学家启动了“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基因
数据库,科学家们研究每个基因的作用,进而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的“超级水稻”,已经在全国的一些地区推广种植.
(1)大米作为人们的主食,其主要营养成分淀粉储存在水稻种子的
胚乳
胚乳
  中.人体摄入淀粉后,最终在小肠中消化成
葡萄糖
葡萄糖
后被吸收进入血液.
(2)以下是资料一中的食物链,你认为书写正确的一条是
D
D
  (填选项字母).
A.稻田害虫→田螺→鸭子    B.浮萍 一 田螺 一 鸭子
C.杂草←稻田害虫←鸭子    D.水稻→稻田害虫→鸭子
(3)普通水稻不能高产、抗病、抗旱,根本原因是控制该类性状的
基因
基因
与“超级水稻”不同.
(4)水稻的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在水稻幼苗生长的过程巾,随着细胞数量的逐渐增加,每个体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目是
B
B
  (填选项字母).
A.12条    B.24条    C.逐渐增加    D.逐渐减少.
(2011?南岗区模拟)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市发生历史罕见灾旱,土地干裂,小春作物几近绝收.专家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西南干旱的原因之一,而二氧化碳是导致地球升温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
2010年,我国多省发生洪涝泥石流灾害,山体滑坡、道路中断、房屋农田被淹.除去自然地形的因素,人为的植被破坏亦是诱因.
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发生里氏5.8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
灾害过后,由细菌、病毒及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容易蔓延而发生疫情,所以要采取一些诸如对环境消毒、隔离患者及为健康人群注射疫苗等措施,来预防疾病的流行.
在各种各样的灾难面前,人们用坚强与爱谱写了生命互助之歌,用科学和智慧续写生命的奇迹,同时也在冷
静地思索:人类该怎样与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唯一的星球和谐相处.
(1)“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自然灾害之后,经常容易发生传染疾病,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
C
C

A.近视眼     B. 高血压      C. 霍乱         D.龋齿
(2)如果发现灾区有人得传染病,应该及时把患者进行隔离,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的
控制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3)参加救援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提前注射破伤风疫苗,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接种的疫苗和在人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B
B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 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 抗体,特异性免疫
(4)在抗震救灾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急救知识.有人生命垂危需要对其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次数是每分钟
15-20
15-20
次.
(5)有人提议大力植树造林可以避免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因为植物能维持碳--氧平衡、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这些现象说明植物能
B
B
环境.
A.适应            B.影响             C.依赖.
(2011?济宁模拟)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研究人员对核电站附近提取的海水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包括铯137和碘131在内的放射性同位素浓度升高. 同时我国一些省市,在菠菜,甘蓝等蔬菜中也检测到微量的铯137和碘131,随着风向的改变,一些别的国家也发现了放射性物质.
资料二:纽约莱曼学院研究所负责人约瑟夫?拉什林表示,海水中的辐射能够以一系列方式威胁海洋动物的生存,放射性物质可直接导致海洋动物死亡,后代发生基因变异或者污染它们的食物链.拉什林表示,如果海洋动物摄入受到照射的植物和小型猎物,海洋食物链将受到污染.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海藻等植物能够快速吸入碘.
资料三:科罗拉多州大学的维克勒指出,海洋拥有惊人的能力,可冲淡辐射.他说:“此外,海洋同样富有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改善以及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和驱散,受影响海域将逐步恢复.
(1)由资料一可以说明:生物圈是
统一的整体
统一的整体

(2)核辐射将导致动物发生基因变异,那么这种变异属于
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核辐射将导致海洋动物的死亡或灭绝,海洋动物的灭绝,从根本上是影响生物多样性中的
基因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
.在食物链中,动物的营养级越高,铯137和碘131在内的放射性同位素浓度越高,这叫做
生物富集
生物富集

(3)由资料三:生态系统具有
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
能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