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阅读以下实验探究过程:①用线掉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②换成用线掉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待小蝗虫那样吞吃掉盗虻.
③接着用线吊者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蛰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⑤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
⑥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吞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回答问题:
(1)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2)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而不再吞吃,这是学习行为.
(3)实验⑤说明了蟾蜍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高等动物的能力弱.
分析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解答 解:(1)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些行为都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2)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3)实验⑤蟾蜍不能正确区别出大野蜂与盗虻,说明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强,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相反,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就越低.
故答案为:(1)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
(2)学习;
(3)弱;
点评 关键知道动物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组织的形成是( )
A. | 细胞分裂的结果 | B. | 细胞成熟的结果 | C. | 细胞分化的结果 | D. | 细胞衰老的结果 |
2.野兔、鼹鼠等具有挖洞习性的动物主要生活在( )
A. | 森林生态系统 | B. | 湿地生态系统 | C. | 草原生态系统 | D. | 沙漠生态系统 |
6.下列不属于动物传递信息的行为是( )
A. | 雌雄分泌性外激素 | B. | 长尾猴遇危险时发出的鸣叫声 | ||
C. | 蚊子飞动时发出的嗡嗡声 | D. | 小狗撒尿作“记号” |
16.对如图所示枝条和枝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从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为顶芽,b、c为侧芽 | |
B. | 顶芽a一定是花芽,侧芽b、c一定是枝芽 | |
C. | 枝条中的b、c是由枝芽上的芽原基发育来的 | |
D. | 枝条d的不断伸长,来自于枝芽中2的不断伸展 |
20.下列动物的组合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A. | 鱿鱼、鲍鱼 | B. | 鲨鱼、娃娃鱼 | C. | 鲸鱼、鳄鱼 | D. | 甲鱼、中华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