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所示中的甲图和乙图分别表示同一植物在福建的两个不同季节中一昼夜对二氧化碳(CO2)的吸收和释放量.对该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CG段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B.甲图中CG段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低于呼吸作用强度

C.甲图中的DE段表示植物的气孔关闭

D.甲图所示现象发生于早春,乙图所示现象发生于盛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甲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BH段,进行呼吸作用的时段是AI段,图乙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BF段,进行呼吸作用的时段是AG段,可结合图形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方面来解答.

解:A、甲图中CG时段,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表现出植物的光合作用,而此时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蒸腾作用同样进行,A错误;

B、甲图中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多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因此在CG段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B错误;

C、通过甲图曲线可以看出:DE段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减少,表明在光照过强的情况下,分布在叶片表皮上的部分气孔会关闭,从而影响二氧化碳吸收,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所以光合作用在DE段减弱原因是在叶片的部分气孔关闭,C正确;

D、比较甲、乙两图,不同的地方是甲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有下降的一段时间,推测可能出现在夏季,而乙图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弱且没有此现象,可能发生于早春季节,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泡菜是我国北方人民广泛喜爱的一种菜肴,但在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 某校自然科学课外研究小组为了了解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以及泡菜在加热煮熟状态下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1)选1、2、3号容量相同的泡菜坛,分别加入0.6kg的新鲜莲花菜;

(2)再在坛中加满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3)封坛前分别测量各坛中液体未加热和煮沸后亚硝酸盐的含量;

(4)用水封坛,放在15~20°C环境中;

(5)以后每隔4天测量一次,直至泡菜腌熟能够食用为止,周期约为15天,所得数据见表1和表2.

表1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未加热)

亚硝酸盐含量(mg/kg)时间

1号坛

2号坛

3号坛

封坛前

0.15

0.15

0.15

第4天

0.6

0.2

0.8

第8天

0.2

0.1

0.6

第12天

0.1

0.05

0.2

第16天

0.1

0.05

0.2

表2未加热和加热情况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对比

亚硝酸盐含量(mg/kg)时间

未加热

加热煮沸后

1号坛

2号坛

3号坛

1号坛

2号坛

3号坛

封坛前

0.15

0.15

0.15

0.15

0.15

第4天

0.6

0.2

0.8

0.6

0.2

0.8

第8天

0.2

0.1

0.6

0.2

0.1

0.6

第12天

0.1

0.05

0.2

0.1

0.05

0.2

第16天

0.1

0.05

0.2

0.1

0.05

0.2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项研究中,要取同样处置的3只坛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

(2)请根据表1中的数据,以时间为横坐标、亚硝酸盐含量为纵坐标,绘制坛内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 ______

(3)根据曲线及表1、表2中的数据,你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

(4)该项研究的设计存在着一个较明显的缺陷,你认为是什么?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