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该区域内兔的毛色遗传做了如下研究,选取三组兔让其自由交配,对所生小兔的毛色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下表格(设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
组数 | 基本交配组合 |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
第一组 | 白色×白色 | 全白 |
第二组 | 灰色×白色 | 灰色46只,白色44只 |
第三组 | 灰色×灰色 | 灰色154,白色51只 |
(1)基因是具有______的DNA片段。
(2)从表中分析可知,在灰色与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______色是显性性状;第二组中亲本灰兔的基因组成是______,亲代的基因通过______细胞传递给子代。
(3)在第三组兔中,子代与亲代性状不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中被称为______。
【答案】遗传效应 灰 Dd 生殖 变异
【解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结构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遗传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个具有遗传效应小片段,这些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因此,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表中第三组的杂交结果显示: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白色,则白色为隐性性状,灰色是显性性状。若控制灰毛的基因用D表示,控制白毛的基因用d表示,则灰毛兔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DD或Dd,白毛兔的基因组成是dd;由第二组的杂交情况可知:后代中出现了白毛兔,则说明亲代灰毛兔的基因组成不是纯合子,即灰毛兔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下:
因此,从表中分析可知,在灰色与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灰色是显性性状;第二组中亲本灰兔的基因组成是Dd,亲代的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
(3)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在第三组兔中,子代与亲代性状不同,这种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