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真性近视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保护眼的根本方法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分析 (1)儿童、青少年时期,由于用眼过度或光线不好,晶状体的凸度就会增大,形成假性近视;假性近视科学用眼、认真做眼睛保健操,视力会慢慢恢复.若仍不注意采取防治措施,就会造成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形成真性近视.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 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
解答 解: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且不能恢复,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真性近视可以佩戴戴凹透镜加以矫正;保护眼的根本方法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故答案为:凹透镜;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近视眼的矫正和保护眼的根本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3.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a→b→c | |
B. | 若b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 |
C. |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中,不受其他神经中枢的调控 | |
D. | 当手受到针刺入后会感到疼痛,以后看到针会有意识躲避,这属于条件反射 |
14.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结果( )
A. | 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 | |
B. | 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 | |
C. | 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焚烧秸秆难题 | |
D. | 建设核电站,解决燃煤发电产生废气的问题 |
11.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接关系的叙述是( )
A. | 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 | |
B. | 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网 | |
C. | 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 |
D. | 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
8.随着一些化工企业落户海岛,引起人们对海岛海域的关注,可作为监测海域是否被污染的指示植物是( )
A. | 藻类植物 | B. | 苔藓植物 | C. | 裸子植物 | D. | 被子植物 |
15.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 | 乙肝病毒携带者 | B. | 艾滋病病毒 | ||
C. | 患手足口病的儿童 | D. | 流感患者 |
12.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与唾液是否有关系”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方案来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与2号试管形成对照,则1号试管中加入的液体A应是唾液.
(2)实验最后要证明淀粉是否被分解,需要分别向两试管滴加的物质B是碘液.
(3)实验过程中进行37℃水浴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你认为对对.
(4)预测试验现象:滴加物质B后,1号试管的颜色B.A.变蓝 B.不变蓝
(5)此实验的结论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与唾液有关系.
试管 | 试管中馒头 | 加入液体 | 是否搅拌 | 温度 | 物质B |
1号 | 馒头碎屑适量 | 唾液2毫升 | 充分搅拌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2滴 |
2号 | 馒头碎屑适量 | 清水2毫升 | 充分搅拌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2滴 |
(1)为了与2号试管形成对照,则1号试管中加入的液体A应是唾液.
(2)实验最后要证明淀粉是否被分解,需要分别向两试管滴加的物质B是碘液.
(3)实验过程中进行37℃水浴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你认为对对.
(4)预测试验现象:滴加物质B后,1号试管的颜色B.A.变蓝 B.不变蓝
(5)此实验的结论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与唾液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