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大片的芦苇地、广阔的浅滩,为鸟类提供了大量的水草、谷物等食物.保护区内鸟类达280多种,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丹顶鹤、白鹳等9种.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1)资料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
,属于消费者的是
鸟类、丹顶鹤、白鹤
鸟类、丹顶鹤、白鹤
.(各举一例)
(2)从结构层次上看,丹顶鹤比芦苇多了
系统
系统

(3)丹顶鹤与白鹳都用肺呼吸,并且用
气囊
气囊
辅助呼吸,这种结构特点是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4)请写出一条与丹顶鹤有关的食物链
水草→鱼类→丹顶鹤
水草→鱼类→丹顶鹤

(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分析: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填空题,涉及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逐一分析解答.
解答:解:(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为消费者,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分解者,另外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等.属于消费者的是鸟类、丹顶鹤、白鹤
(2)、从结构层次上看,丹顶鹤比芦苇多了系统.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3)、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
(4)与丹顶鹤有关的食物链:水草→鱼类→丹顶鹤
(5)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的危险,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丧失是其主要原因.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1)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鸟类、丹顶鹤、白鹤(2)系统(3)气囊(4)丹顶鹤有关的食物链 水草→鱼类→丹顶鹤(5)自然保护区
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0?德州)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地处黄河三角洲中心的新兴石油城市--山东省东营市,总面积为15.3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9万公顷,缓冲面积1.1万公顷,实验区面积6.3公顷.该保护区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类型独特,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和繁殖地“,是全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各种野生动物达1524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就有48种;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有393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野大豆分布广泛,天然苇荡、天然草场、天然实生树林、天然柽柳灌木林、人工刺槐林连接成片.整个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l7.4%,植被覆盖率高达55.1%.
(1)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类型独特,动植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该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非生物和生物
非生物和生物
两部分.
(2)黄河三角洲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极易遭到破坏,抗干扰能力弱,系统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差.你认为,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近几十年来,我国湿地面积急剧减少,许多湿地已被蚕食殆尽,有的甚至成为干地.湿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

(3)我国是濒危动植物分布大国,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的危险,濒危的原因主要是
栖息地的丧失
栖息地的丧失
.建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该湿地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最根本的措施.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