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乙两个三角瓶都盛有等量澄清的石灰水,①和②处为带有活动夹的橡皮管,其余部分为玻璃管.
(1)松开①号活动夹,关闭②号活动夹,尽力吸气后,对着通气口缓慢吹气,甲瓶中的石灰水有何变化________.
(2)关闭①号活动夹,松开②号活动夹,口衔通气口缓慢吸气,乙瓶中的石灰水有何变化________.上述实验说明了________.
(3)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________.
解:(1)图中所示的实验,甲乙两个三角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呼出气体时,松开①号活动夹.呼出气通过玻璃管进入甲瓶中的石灰水中,甲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2)在吸气时,关闭①号活动夹,松开②号活动夹,乙瓶中的空气被吸出,气压降低大气压,空气通过玻璃管进入甲瓶中的石灰水;结果,进入乙瓶石灰水中的是空气,所以乙瓶中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或者不变浑浊).
通过上述实验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周围毛血管的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泡,通过肺的通气,经呼吸道将气体呼出体外,故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组织细胞.
故答案为:(1)变浑浊
(2)无明显变化(或者不变浑浊);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组织细胞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吸气与呼气的区别,用实验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点评:本题用实验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考查学生实验分析能力,有一定难度.
(2)在吸气时,关闭①号活动夹,松开②号活动夹,乙瓶中的空气被吸出,气压降低大气压,空气通过玻璃管进入甲瓶中的石灰水;结果,进入乙瓶石灰水中的是空气,所以乙瓶中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或者不变浑浊).
通过上述实验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周围毛血管的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泡,通过肺的通气,经呼吸道将气体呼出体外,故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组织细胞.
故答案为:(1)变浑浊
(2)无明显变化(或者不变浑浊);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组织细胞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吸气与呼气的区别,用实验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点评:本题用实验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考查学生实验分析能力,有一定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为研究“绿豆种子的呼吸作用”,某同学将一定量萌发的绿豆种子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煮熟),同时分别放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关闭止水夹并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后进行实验:①测量瓶内和瓶外环境的温度,读取温度计示数;②打开止水夹并挤压塑料瓶,观察试管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③移开双孔塞,用燃烧匙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塑料瓶内,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实验现象 实验组 | 温度计读数 | 澄清石灰水 | 蜡烛燃烧状况 |
实验甲 | 升高 | 变浑浊 | 熄灭 |
实验乙 | 不变 | 不变 | 继续燃烧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豆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来自于种子结构中的 ;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能推出绿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是 ;
(3)绿豆种子要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的原因是 (填序号)。
A. 防止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
B. 种子呼吸只能在黑暗中进行
C. 便于种子有足够的呼吸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