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碘液遇淀粉变蓝),观察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
(1)2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1号试管_____;2号试管_____。
(2)如图烧杯中的1号、2号试管适宜放置在_____℃的温水中,效果最好。
(3)该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对_____有消化作用。
【答案】变蓝 不变蓝 37℃ 淀粉
【解析】
1号试管和2号试管是以唾液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是: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37℃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1)1号试管和2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1号试管为对照组,说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号试管遇碘颜色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1号试管遇碘颜色变蓝,原因是淀粉遇碘变蓝色,说明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
(2)将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是模拟人体的正常体温,在此条件下,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活力最强,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3)由(1)可知,该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题目】酸奶是一种发酵食品,某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新鲜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柱形图所示: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它需要在_____的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密封。
(2)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_____。
(3)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
(5)该小组进一步探究了在适宜的温度下“制作酸奶的适宜发酵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发酵时间 | 2小时 | 4小时 | 6小时 | 8小时 | 10小时 |
牛奶发酵 状况 | 呈液态 无酸味 | 呈液态 略带酸味 | 呈蛋花状态 微酸 | 呈凝固状 酸度适中 | 表面有水析出 味道过酸 |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以_____小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