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说苑•正谏》中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此段文字描述了各生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螳螂→蝉→黄雀B.蝉→螳螂→黄雀C.黄雀→螳螂→蝉→树D.树→蝉→螳螂→黄雀

分析 从此古文中可以看出里面的生物包括:植物、蝉、螳螂、黄雀.各生物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蝉以植物为食,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植物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

解答 解: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由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树是生产者,蝉、螳螂、黄雀都是消费者;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树→蝉→螳螂→黄雀.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食物链的概念和食物的链书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和原料,以雷泽湖里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活动.

第一步:取三支大小一致的试管,分别标为1号、2号和3号.
第二步:在1号、3号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碳酸氢钠溶液(注: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在2号试管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将三片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菹草叶片分别放入三支试管的底部,如图.
第四步:将1、2号试管放在100W的灯泡下照射3~4分钟,3号试管置于暗处,观察并记录叶片是否有气泡(氧气)产生和叶片上浮的情况,实验结果如表.
 试管 试管中的液体及叶片 条件 实验现象
 1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 灯光照射有气泡,叶片上浮
 2蒸馏水+新鲜菹草叶片 灯光照射无气泡,叶片无上浮
 3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 黑暗无气泡,无叶片上浮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号和2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该组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2)1号和3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3)在以上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该活动小组利用1号试管又进行了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关系的探究,实验结果如下: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10203040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数65351561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植物光合作用越强.光照越弱,植物光合作用越弱.因此菜农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