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三种处理。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试管

实验材料

唾液

清水

处理方法

1

馒头碎屑

2毫升

0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

2

馒头碎屑

0毫升

2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

3

馒头块

2毫升

0毫升

不搅拌,直接放入37℃温水中

(1)上述试验中,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口腔中唾液里的________将馒头中的淀粉转变成_____的缘故。

(2)5~10分后取出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______号试管中的馒头遇碘后不变蓝;______号试管中的馒头部分变蓝色;_______号试管中的馒头全变蓝色。

【答案】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1 3 2

【解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1)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上述试验中,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口腔中唾液里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转变成麦芽糖的缘故。

(2)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1号试管馒头碎屑,加唾液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溶液不变蓝色;2号试管内没有唾液,清水对淀粉不能消化,滴加碘溶液,全部变成蓝色;3号试管内的馒头块,与唾液混合在一起,能将部分淀粉分解,但没有全部分解,滴加碘溶液部分变蓝色。综上分析可知,5~10分后取出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1号试管中的馒头遇碘溶液后不变蓝;3号试管中的馒头部分变蓝色;2号试管中的馒头全变蓝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请你阅读下面的资料,然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几只小蚂蚁爬到蚜虫背后,拍拍蚜虫的屁股,蚜虫会翘起腹部分泌出亮晶晶的蚜蜜,蚂蚁们便舔食起来。

资料二: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科勒对黑猩猩的学习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把香蕉挂在天花板上,屋内有三只木箱,黑猩猩只有把三只木箱叠在一起才能吃到香蕉,开始时黑猩猩到处乱跑,一会儿它安静下来了,仿佛在思考问题,然后,它径直奔向一个箱子,把箱子放在香蕉下方……最终把三个箱子叠在一起拿到了香蕉。

资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南非探险队登上了南极的马里恩岛后,船上的几只老鼠也被带到了小岛上。两年后,老鼠的数量迅速增加,为了消灭老鼠,探险队运来了四只家猫,结果,老鼠的数量逐渐减少,而猫迅速繁殖,最终成了灾难,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60万只鸟,为挽救鸟类,南非当局用直升机向猫扫射。

分析资料一和资料二: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蚜虫都能分泌蚜蜜属于________行为,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

(2)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黑猩猩的这种行为是根据经验获得的,是_____行为。

分析资料三:

(3)两年后,老鼠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资料三可知: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除了上述作用外,动物在生物圈中还有哪些重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一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