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
A. 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B. 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C. 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D. 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血液在流经某一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分析解答。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小肠绒毛吸收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应该是增加,故A不符合题意;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中氧气增加,故B不符合题意;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输尿管随排出。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是尿素减少,故C符合题意;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当海拔高度越高时,大气压力就越低,空气的密度越小,所以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就越少。为了结合更多的氧气,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就增多。因此,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增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题目】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表中的A、B、C取自健康人的三种液体(血浆、原尿和尿液),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克/100毫升) | 液体名称 | ||
A | B | C | |
水 | 98 | 90 | 96 |
蛋白质 | 0.03 | 8 | 0 |
葡萄糖 | 0.1 | 0.1 | 0 |
无机盐 | 0.72 | 0.72 | 1.1 |
尿素 | 0.03 | 0.03 | 1.8 |
(1)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结构示意图,这一结构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当血液流经[①]________时,[①]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血浆中的部分物质过滤到________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③]时发生了________作用,剩余的物质形成了尿液。
(3)据表中数据分析C代表的液体是________。
(4)正常人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若某人每天排出尿液大大超出这一正常值,可能是________发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