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你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二:饲养员在给猴子喂食时,不慎把一个甜薯掉进水池,一只猴子费了好长时间才从水池中捞到这个甜薯.过了一段时间,饲养员发现给猴子喂甜薯时,有很多猴子拿了甜薯到水池边去冲洗,而不肯吃沾满泥土的甜薯了.
(1)上面描述的动物行为中,资料
是先天性行为,资料
是学习行为.
(2)先天行为是由
遗传
遗传
因素决定的;学习行为是以
遗传
遗传
因素做基础,通过
环境
环境
因素的作用,由
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
学习
学习
而获得的行为.
(3)从行为对动物的意义上看:先天行为使
动物具有本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动物具有本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学习行为则使
动物获得了更大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动物获得了更大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1)资料一中美国红雀喂金鱼的行为是指美国红雀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属于先天性行为;资料二中的猴子洗红薯的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从行为的发生来分,应属于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由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3)从行为对动物的意义上看:先天行为使动物具有本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学习行为则使动物获得了更大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动物越高等,它们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复杂生活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故答案为:
(1)一;二;
(2)遗传;遗传;环境;生活经验;学习;
(3)动物具有本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动物获得了更大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
一题一题找答案解析太慢了
下载作业精灵直接查看整书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请你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后回答问题。

  我国生物学家朱洗从冬眠的癞蛤蟆身上取出卵子,再涂上癞蛤蟆的鲜血,然后在显微镜下用玻璃针去刺卵子,使涂在卵子外面的血细胞随着玻璃针的刺入而进入卵中。朱洗和他的助手一共刺了40 140个卵子,又把它们放在恒温箱里。经过一周的时间,它们发育成一群群黑色的小蝌蚪。不幸的是,一个月后这些小蝌蚪大部分夭折,最后只有25只成为尾巴消失、长出四肢的小癞蛤蟆,其中只有2只生长为成体,但不幸又死了一只。剩下的最后一只癞蛤蟆,到1961年3月冬眠出蛰后,与一只生长在自然界中的雄癞蛤蟆抱对,产出3 000多个卵子,其中大部分卵子受精,发育成世界上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

  朱洗用事实向世界证明了,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癞蛤蟆实现单性生殖,而且单性生殖的后代具有传宗接代的能力。从而解决了单性生殖的后代是否具有传宗接代的能力这个世界难题。这个成果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1)从癞蛤蟆的发育过程,可以推知:癞蛤蟆是________动物,幼体是________,它发育成成体的过程要经历________发育。

(2)从癞蛤蟆的生活状态可以推知:它是变温动物,不能保持________,所以在寒冷季节中要冬眠。这也是癞蛤蟆对环境变化的一种________现象。

(3)从用人工方法可以使癞蛤蟆单性生殖,可以推知:癞蛤蟆的血细胞进入卵子的作用与癞蛤蟆正常生殖时________和卵子结合的________作用很“相似”。

(4)你还能从上述的资料中推知什么结论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