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人类生命活动中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 )
A.地球 B.植物 C.太阳 D.食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都是由两部分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四种成分组成:非生物的物质的能量(阳光、空气和水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非生物的物质的能量是生物部分中各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非生物的能量--太阳能、非生物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因此,生产者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食物网。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大,食物网越复杂,而且食物网中,植物的数量大于植食性动物的数量大于肉食性动物数量.食物链中所有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
【题目】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喜温,喜透气,以禽畜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蚯蚓是否喜湿润的土壤呢?李凡同学就这个问题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进行探究,他将20条蚯蚓放在干土与湿润土的土壤之间,每隔2分钟记录干土和湿润土中蚯蚓数量,其统计结果如表.
统计次数 | 湿润土中 蚯蚓数量(条) | 干土中 蚯蚓数量(条) |
1 | 4 | 4 |
2 | 5 | 4 |
3 | 7 | 3 |
4 | 9 | 3 |
5 | 10 | 2 |
6 | 12 | 2 |
7 | 16 | 1 |
8 | 18 | 1 |
9 | 19 | 0 |
10 | 20 | 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可以证明蚯蚓适宜生活在_____土壤环境中.
(2)除了土壤湿度影响蚯蚓外,还有许多其他非生物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请你说出其中的两个:_____.
(3)该实验只用1条蚯蚓做实验行吗?_____,为什么?_____.
(4)如果全班10个小组都做这个实验,为了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需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那么各组应提供哪一数据才是最合理的?_____.
【题目】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甲组 | 乙组 | |
环境条件 | 阴暗、低温 |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
实验材料 | 同样多株韭苗 | 同样多株韭苗 |
处理方法 |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一段时间 |
(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实验方案中的变量有____________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成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阴暗、____________;乙组:____________、适宜温度.
②实验材料选择:同样多株韭苗.
(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甲组植株呈现黄白色,乙组植株呈现____________.
(4)上述研究方法属于____________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