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图一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示意图,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此农田生态系统中,图一中没有标出的生物成分对应的是图三中的____(填字母),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
(2)图二中的甲所对应的图一中的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_。图二中甲、乙、丙、丁对应的食物链是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则DDT含量最高的是丙,这种现象叫做____。
(3)图一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以____形式沿着食物链传递,在图二所示食物链中,若鹰增加1千焦的能量,则最多消耗禾谷类____千焦的能量。
(4)图三中的A通过生理过程____(填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
【答案】D 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捕食 生物富集 化学能 1000 ② 碳﹣氧平衡
【解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5)图三表示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D、A、B、C分别代表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A代表生产者--植物,B代表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C代表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D代表分解者细菌和真菌,①表示分解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③④表示呼吸作用。
(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图三中的D分解者。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2)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图一中包含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禾谷类→鼠→蛇→鹰。所以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蛇,蛇与鹰之间是捕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然后通过捕食关系将化学能传递。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若鹰增加1千焦的能量,在食物链:禾谷类→鼠→蛇→鹰,最多消耗禾谷类1÷10%÷10%÷10%÷10%═1000千焦。
(4)由分析可知: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植物,它通过②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②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