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面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分析有关问题。
试管 | 实验材料 | 唾液 | 清水 | 处理方法 |
A | 馒头碎屑2克 | 2毫升 | 0毫升 |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 |
B | 馒头碎屑2克 | 0毫升 | 2毫升 |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 |
(1)取出这2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试管颜色的变化。A试管滴加碘液后___,为什么?_____。
(2)A和B构成了一组____,为什么?_____。
(3)为什么要将二只试管放入37°温水中?_____。
(4)B试管不加2毫升清水,实验的结果也一样,但加2毫升清水的目的是_____。
【答案】不变蓝 唾液中的淀粉酶把淀粉分解了 对照实验 因为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控制无关变量(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解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1)A试管将唾液放入馒头碎屑中,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滴加碘液不变蓝色。因此,取出这2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试管颜色的变化。A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因为唾液中的淀粉酶把淀粉分解了。
(2)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A和B构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因为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人体内酶的活性最高,这说明在37℃左右酶的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将二只试管放入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4)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B试管不加2毫升清水,实验的结果也一样,但加2毫升清水的目的是控制无关变量(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题目】如表是几位同学在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请据表中信息填写有关内容:
试管编号 | 加入的物质 | 是否搅拌 | 处理方法 | 检验方法 |
1 | 淀粉糊+2mL唾液 | 搅拌 | 37℃;10分钟 | 2滴碘液 |
2 | 淀粉糊+2mL唾液 | 不搅拌 | 37℃;10分钟 | 2滴碘液 |
3 | 淀粉糊+2mL清水 | 搅拌 | 37℃;10分钟 | 2滴碘液 |
4 | 淀粉糊+2mL唾液 | 搅拌 | 0℃;10分钟 | 2滴碘液 |
5 | 淀粉糊+2mL唾液 | 搅拌 | 100℃;10分钟 | 2滴碘液 |
(1)若1号和3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变蓝的试管是______号。
(2)实验中将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目的是______。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4)2号试管本应与1号有相同的实验现象,但结果出现了蓝色,请推测可能原因。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5)该实验中,把唾液换为肠液,是否出现相同的实验结果?______。
(6)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A.唾液能消化淀粉 B.牙齿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起作用
C.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起作用 D.淀粉在口腔被分解为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