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为未被破坏的地层示意图,图中表明两个地层中层发掘出物种A和B的化石,下列关于物种A、B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②物种A比物种B结构简单
③在Ⅰ层内可能找到物种A化石 ④在Ⅱ层内可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
⑤物种B的出现早于物种A ⑥物种B的出现晚于物种A.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④⑤
【答案】D
【解析】解: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图中的地层是按照地质年代由古老到晚近的顺序划分的物种B位于古老的地层,而物种A位于较晚的地层.因此①物种A比物种B更复杂、更高等;⑤物种A形成的时间比物种B要晚;与物种A相比,物种B生活的年代距今时间更长.而不能说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的,如高等的原始哺乳动物不一定是由低等的生物原始两栖类进化来的.由于地壳运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④在Ⅱ层内可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故①④⑤说法正确.
故选:D.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化石证据,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即可以解答此题.
【题目】下图A、B、C、D所示为小红同学设计的检验唾液淀粉酶作用的系列试验装置,请认真分析后回答:
(1)本实验中1、2号试管的变量是___________。
(2)图B的2号试管内加入2ml唾液的话,1号试管内加入清水的量应该是_______,1号试管在实验中起到___________作用。
(3)图中D表示分别向1、2号试管都加入碘液, 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小刚为了检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试管号码 | 1 | 2 | 3 | 4 | 5 |
加入物质 | 糨糊、清水 | 糨糊、唾液 | 糨糊、唾液、盐酸 | 糨糊、唾液 | 糨糊、唾液 |
温度 | 37℃ | 37℃ | 37℃ | 100℃ | 0℃ |
时间 | 5分钟 | 5分钟 | 5分钟 | 5分钟 | 5分钟 |
若以温度变量,小刚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号试管做实验,滴加碘液后,结果_____号试管不变蓝,说明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需要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