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以下是四位同学关于两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的讨论,提出的问题与此无关的同学是(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8/29/171dcd26.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8/29/171dcd26.png)
A、A | B、B | C、C | D、D |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解答:解:A、两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因此该同学提出“小蝌蚪靠吃什么长大”与两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有关.
B、两栖动物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幼体蝌蚪逐渐发育成成体,在发育过程中蝌蚪的尾巴消失,该同学对此提出疑问与两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有关.
C、“假如池塘中没有青蛙,谁来捉害虫”这个问题与两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无关.
D、两栖动物的幼体蝌蚪的外形像鱼,该同学对此问题提出疑问与两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有关.
故选:C
B、两栖动物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幼体蝌蚪逐渐发育成成体,在发育过程中蝌蚪的尾巴消失,该同学对此提出疑问与两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有关.
C、“假如池塘中没有青蛙,谁来捉害虫”这个问题与两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无关.
D、两栖动物的幼体蝌蚪的外形像鱼,该同学对此问题提出疑问与两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有关.
故选:C
点评:科学探究中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不能随意提出.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 B、东莞今年雨水多荔枝严重落果 | C、赤潮的危害 | D、春风又绿江南岸 |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 C、生物能影响环境 |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豆田里杂草丛生影响豆的产量,草与豆苗之间的关系属于( )
A、捕食 | B、共生 | C、寄生 | D、竞争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描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捕食 | B、合作 | C、寄生 | D、共生 |
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正确的做法是( )
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 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 C、如实记录,照旧再做一次实验 | D、仔细分析原因,找出问题,重做实验 |
实验探究是生物课程学习的关键,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实验探究的步骤,最关键是( )
A、提出问题 | B、实验步骤 | C、制定计划 | D、做出假设 |
朝东镇秀水村是富川县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下列关于秀水村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秀水村的树 | B、秀水村的水 | C、秀水村的游客 | D、秀水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