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你根据下面的资料完成问题:在一片生长茂盛的松树林中生活着松毛虫、灰喜鹊等动物,人们为了使松树林长得更好些,就喷洒了大量的农药消灭松毛虫,第一年,松毛虫得到了控制,但是,第二年虫害非常严重,喷洒了大量的农药仍然无济于事,后来人们在松林中放了大量的灰喜鹊,虫害得到了控制,松林又变的茂盛起来.
(1)在松林中,生产者是
松树
松树
,消费者是
松毛虫、灰喜鹊
松毛虫、灰喜鹊

(2)在这个松林中,喷洒农药后,使虫数量短时间内减少,而后来有增多的原因是
鸟类减少,松毛虫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数量增多
鸟类减少,松毛虫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数量增多

(3)放养灰喜鹊后,松林又恢复茂盛的原因是
投入喜鹊后,使食物链得到恢复,喜鹊吃松毛虫,使松毛虫数量减少,因此松林恢复了生机,这是生态平衡得到了恢复.
投入喜鹊后,使食物链得到恢复,喜鹊吃松毛虫,使松毛虫数量减少,因此松林恢复了生机,这是生态平衡得到了恢复.
分析:结合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组成等知识解答.
解答:解:(1)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材料中生产者是松树,消费者是松毛虫、灰喜鹊.
(2)喷洒了大量的农药消灭松毛虫的同时也会消灭鸟类,鸟类减少,松毛虫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数量增多,
(3)在松林中存在着食物链:松树→松毛虫→鸟类(灰喜鹊). 投入喜鹊后,使食物链得到恢复,喜鹊吃松毛虫,使松毛虫数量减少,因此松林恢复了生机,这是生态平衡得到了恢复.
故答案为:(1)松树  松毛虫、灰喜鹊;(2)鸟类减少,松毛虫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数量增多;(3)投入喜鹊后,使食物链得到恢复,灰喜鹊吃松毛虫,使松毛虫数量减少,因此松林恢复了生机,这是生态平衡得到了恢复.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关生物现象做出正确的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请你根据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母牛生下一头小牛,老牛一步都舍不得离开孩子.后来,有人把小牛牵走了,老牛便露出很悲伤的样子.为了宽慰老牛,人们在牛棚里放了一个肚子里装满草料的小牛的标本,老牛以为自己的孩子后回来了,不停地舔吻这头“小牛”,当标本的外皮裂开,露出里面的草料时,老牛似乎忘记了“母爱”,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直至把“小牛”吃光.
资料2:饲养员在给猴子喂食时,不慎把一个甜薯掉进水池,一只猴子费了好长时间才从水池中捞到这个甜薯.过了一些日子后,饲养员发现给猴子喂甜薯时,有很多猴子拿了甜薯到水池边去冲洗,二不肯再吃沾满泥土的甜薯了.
资料3:杜鹃总是把自己的蛋产在其它鸟类的窝里,由这些鸟代劳孵化.为了使这些鸟分辨不出它的蛋,杜鹃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本领,能使自己的蛋的颜色和大小与给自己孵蛋的鸟的蛋一模一样,时其不能分辨.
资料4: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持续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5: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它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在上面描述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1、3、4
1、3、4
,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2、5
2、5

(2)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尝试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3)对比分析资料4和资料5,尝试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具有哪些局限性:
任何动物都不可能依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一生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个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而被大自然淘汰.
任何动物都不可能依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一生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个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而被大自然淘汰.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