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萌的公园散步、晨跑。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学习活动。
探究学习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
(1)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___,装置B___。
(2)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体通过叶片上的___(填结构名称)散失的。
探究学习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B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二所示的曲线,图三表示叶片内进行的生理活动。
(3)图二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三所示的生理活动[____]_____的强度大于[____]____的强度。
(4)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___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之一。
探究学习三:兴趣小组的同学结合有关知识和农业生产实际,尝试对知识进行清晰的理解和合理的运用,图四表示植物叶肉细胞模式图。
(5)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图三中的生理活动[____]_____所释放的能量,该生理活动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图四中的[____]_____。
(6)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图三中生理活动[____]_____的效率,该生理活动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图四中的[____]_____。
【答案】变浑浊 不变浑浊 气孔 [C] 光合作用 [A] 呼吸作用 18 [A] 呼吸作用 [③] 线粒体 [C] 光合作用 [⑦] 叶绿体
【解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图三中A是呼吸作用;B是蒸腾作用;C是光合作用。图四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1)二氧化碳有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图一中A装置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在有光的条件下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被光合作用吸收,所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2)在实验过程中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出来,因此,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的。
(3)图二中6---18点,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原因是白天C光合作用大于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时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还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白天在光照条件下能进行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
(4)一天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时候是二氧化碳最低的时候,对应图二中的18点。
(5)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由图三可知A过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过程,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的⑦线粒体。
(6)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图甲中过程C光合作用的效率,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图四中的③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