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______两部分组成.此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初级消费者有______,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
(2)该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
(3)根据表中的信息,该农田生态系统有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一条包含田鼠的食物链______.
(4)该农田受到了汞污染,表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
(5)收获季节,有的农民在田里焚烧作物秸秆,对此该小组建议利用秸秆生产混合地膜,替代农业上使用的塑料地膜.混合地膜在土壤中很快会被分解,分解该地膜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哪一成分?______.
生物种类 | 蛇 | 鸟 | 田鼠 | 蛙 | 昆虫 |
体内食物来源 | 蛙、田鼠、鸟 | 农作物、昆虫 | 农作物 | 昆虫 | 农作物 |
(2)该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
(3)根据表中的信息,该农田生态系统有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一条包含田鼠的食物链______.
(4)该农田受到了汞污染,表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
(5)收获季节,有的农民在田里焚烧作物秸秆,对此该小组建议利用秸秆生产混合地膜,替代农业上使用的塑料地膜.混合地膜在土壤中很快会被分解,分解该地膜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哪一成分?______.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此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农作物;消费者中,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是初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是次级消费者,依此类推.此农田生态系统中鸟、田鼠、昆虫体内的食物都要农作物,故 田鼠、昆虫、鸟都是初级消费者.营养级别主要看它所在的营养级,生产者植物是第一个营养级,直接吃生产者的初级消费者动物是第二个营养级,吃初级消费者的动物是第三个营养级,…;在占有2个或2个以上的营养级的生物是位于不同的食物链即生物不同,且营养级别不同.如:在食物链:农作物→昆虫→鸟→蛇,鸟是第三营养级,而在食物链:农作物→鸟→蛇,鸟是第二营养级;在食物链:农作物→昆虫→蛙→蛇或农作物→昆虫→鸟→蛇,蛇是第四营养级,而在食物链:农作物→田鼠→蛇或农作物→鸟→蛇,蛇是第三营养级;因此占有2个营养级的生物有鸟、蛇.
(2)、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该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每条食物链必需从生产者开始,直到没有其他消费者可以吃它为止.根据表中的信息,该农田生态系统食物链有:农作物→昆虫→蛙→蛇,农作物→田鼠→蛇,农作物→鸟→蛇,农作物→昆虫→鸟→蛇,共有4条食物链.包含田鼠的食物链是农作物→田鼠→蛇.
(4)、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体内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蛇在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别最高,因此,该农田受到了汞污染,表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蛇.
(5)、细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被生产者利用,是分解者.因此,混合地膜在土壤中很快会被分解,分解该地膜的生物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故答案为:
(1)、非生物部分;农作物;田鼠、昆虫、鸟;鸟、蛇;
(2)、太阳能;
(3)、4;农作物→田鼠→蛇;
(4)、蛇;
(5)、分解者.
(2)、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该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每条食物链必需从生产者开始,直到没有其他消费者可以吃它为止.根据表中的信息,该农田生态系统食物链有:农作物→昆虫→蛙→蛇,农作物→田鼠→蛇,农作物→鸟→蛇,农作物→昆虫→鸟→蛇,共有4条食物链.包含田鼠的食物链是农作物→田鼠→蛇.
(4)、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体内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蛇在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别最高,因此,该农田受到了汞污染,表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蛇.
(5)、细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被生产者利用,是分解者.因此,混合地膜在土壤中很快会被分解,分解该地膜的生物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故答案为:
(1)、非生物部分;农作物;田鼠、昆虫、鸟;鸟、蛇;
(2)、太阳能;
(3)、4;农作物→田鼠→蛇;
(4)、蛇;
(5)、分解者.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3?娄底)雾霾天气是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时候形成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化合物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为PM2.5,是可直接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
(1)PM2.5首先主要危害人体的
(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本市几个点的空气中PM2.5进行检测,结果如表.请问这几个点的空气质量是由好到坏的排放次序是
A.1.2.3; B.3.2.1; C.2.3.1; D.2.1.3.
(1)PM2.5首先主要危害人体的
呼吸
呼吸
系统,该系统由呼吸道
呼吸道
和肺
肺
组成.(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本市几个点的空气中PM2.5进行检测,结果如表.请问这几个点的空气质量是由好到坏的排放次序是
D
D
A.1.2.3; B.3.2.1; C.2.3.1; D.2.1.3.
地点 | 时间 | PM2.5值 |
1.车站进口 | 16:00 | 516 |
2.某一山顶 | 16:00 | 328 |
3.超市入口 | 16:00 | 635(3)鉴于“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当“雾霾”袭来时你对人们有何建议?(一条合理建议即可) 尽量少出门,外出戴口罩 尽量少出门,外出戴口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