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据图分析回答:

(1)该食物网中有______条食物链。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中未表示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的污染,那么图中体内积累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4)若丁的数量大量减少,则庚的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答案】 5 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 自我调节

【解析】(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可以判断出戊是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而其余的为消费者,存在的食物链有:①戊→庚→丁→丙、②戊→甲→丁→丙、③戊→甲→乙→丙、④戊→己→甲→乙→丙、⑤戊→己→甲→丁→丙,共五条食物链

(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因此若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则图中还应该具备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重金属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被排出也不易分解,因此会随着食物链传递并通过生物富集而逐级积累,丙的营养级别最高,因此,生物丙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

(4)若丁的数量大量减少,则庚的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图一是小麦根的示意图,图二中ABC分別表示植物体内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三为小麦籽粒的结构示意图,图四是小麦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根的数量多,总面积大(如图一)。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要靠_____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2)2018年入冬至20193月上旬以来,湖北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持续性多阴寡照天气,单日平均日照时间不足2小时,其主要影响了图二中_____(填字母)表示的生理过程,导致小麦生长缓慢,长势较弱。

(3)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面粉主要来自于小麦籽粒中_____(填图三中结构名称)。

(4)农业生产上种植密度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结合图四,请简要说出种植密度为m3时最利于提高产量的理由:种植密度为m3时,_____

(5)“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院士成功地将偃霾草的染色体导入小麦,培育出了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这种变异属于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6)小麦的高产和低产是一对相对性状,高产(A)对低产(a)为显性。如果用高产小麦与低产小麦杂交(不考虑环境因索的影响),请分情况讨论并说明其子代的性状表现如何?_____

【题目】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短时间内对生物生活没有影响。在清水中加入0.1%的BTB,水溶液呈蓝色。如果此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则溶液颜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色;如果此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减少,溶液颜色则又会逐渐恢复为蓝色。为验证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理活动,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大烧杯内注入一定量的清水,滴入少量0.1%的BTB指示剂;然后用导管向BTB溶液里吹气,使溶液变成黄绿色。

②将大烧杯中的黄绿色BTB溶液等量注入4只广口瓶内如图所示。

③在甲、乙瓶中各放入10g金鱼藻,并用橡皮塞塞紧4只广口瓶瓶口。

④把4瓶溶液都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并对甲、丁瓶遮光处理。2小时后观察,丙、丁瓶内溶液颜色没有发生变化,依然为黄绿色。那么甲、乙瓶中溶液的颜色如何呢?

请你预测2小时后甲、乙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1)甲瓶溶液颜色变为_____,乙瓶溶液颜色变为_____

(2)甲、丁瓶对照,说明甲瓶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原因是在无光的条件下,植物只进行_____,使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3)乙、丙瓶对照,说明乙瓶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原因是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_____,使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4)甲、乙瓶对照,说明_____

(5)丙、丁瓶对照,说明_____

(6)甲、丙能否作对照?为什么?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