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大白菜、卷心菜、小白菜的叶上,常能看到一些深绿色的菜青虫,它们是菜粉蝶的幼虫,长大后先变为蛹,后羽化为菜粉蝶。大白菜、卷心菜、小白菜、萝卜、油菜等植物的花,每一朵都由4片花瓣组成,呈十字形,这些植物都属于十字花科,菜青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1)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
(2)你制订实验计划时,选用菜青虫成虫、幼虫还是即将孵化的菜青虫卵进行隔离饲养?_______。
(3)准备材料:甲组将某十字花科植物的叶榨取汁液涂抹在滤纸上,作为______组;乙组则是将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榨取汁液,也涂抹在大小与甲组相同的另一滤纸上,作______组。
(4)将饥饿处理后的20只菜青虫放在滤纸周围,统计_______。
(5)实验结果分析:若菜青虫更多地爬向_______组,则证明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的产生是由______决定的。
【答案】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 将孵化的菜青虫卵进行隔离饲养 对照 实验 菜青虫爬向两块滤纸的数量 甲 遗传物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实验的操作能力、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以及对设计探究的方案,选择材料,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使探究具有可信度,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的理解。
(1)根据菜青虫的生活习性,作出的假设: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
(2)制定计划:将孵化的菜青虫卵进行隔离饲养。原因是: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
(3)准备材料:甲组是将某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榨取汁液抹在滤纸上,作为对照组;乙组则将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榨取汁液也涂抹在大小与甲相同的另一张滤纸上,作为实验组。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是否将十字花科植物的叶榨取汁液抹在滤纸上,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4)将饥饿处理后的20只菜青虫放在滤纸周围,观察菜青虫爬向哪块滤纸的数量较多,并统计菜青虫爬向两块滤纸的数量。
(5)分析现象,得出结果:菜青虫将更多地爬向甲组,说明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生来具有的,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题目】资料分析
19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绿树成荫,在这里生活着一种桦尺蛾,其成虫是一种飞蛾,有浅色和深色两种类型,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树干上。1850年和1950年(此时该地区已变成了一个工业区),生物学家们曾先后两次对这一地区的桦尺蛾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请结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调查时间 | 栖息环境 | 浅色桦尺蛾 | 深色桦尺蛾 |
1850年 | 长满地衣的树皮 | 95% | 5% |
1950年 | 被煤烟熏黑的树皮 | 5% | 95% |
(1)桦尺蛾的体色在生物学上称为___,桦尺蛾的体色有深色和浅色,这说明生物具有___的特性,而这种特性一般是___,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可供选择的___。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动物的保护色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角度来看说明了___。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的结果。
(3)不同的栖息环境的___作用,保留了桦尺蛾有利变异的个体,并决定了桦尺蛾进化的___。生存下来的个体是通过___来积累其特性的。
【题目】小华同学发现肉汤在夏季容易变质,较咸的肉汤不易变质。为了弄清肉汤变质的原因,他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第一步 实验准备 | 将不放盐的肉汤在高压锅中煮沸后,取澄清肉汤备用,将3个玻璃瓶高温灭菌,分别标记 A、B、C | ||
第二步 实验操作 | A 组 | B 组 | C 组 |
不加盐 | 不加盐 | 加盐 | |
倒入 100 ml 肉汤 | 倒入100 ml 肉汤 | 倒入 100 ml 肉汤 | |
第三步 恒温培养(1 天) | 30℃ | 5℃ | 30℃ |
第四步 实验结果 | ? | 肉汤不混浊 | 肉汤不混浊 |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组第四步的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根据A 组与B组对照实验的结果,可得出_______条件下有利于肉汤的保存。
(2)当 A组与 C组为对照实验时,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C 组肉汤不混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实验第三步,3组玻璃瓶应当一直_______________(选填敞开或密闭)。
(4)实验中,3组玻璃瓶都倒入100ml 肉汤,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