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我们能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 )
A. 视网膜能前后移动 B. 眼球前后径的调节
C. 瞳孔能缩小或放大 D. 晶状体曲度的调节
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体皮肤属于上皮组织
B. 杜鹃花和杜鹃鸟的结构层次相同
C.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 所有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生活在绿草地上的昆虫,体色多为绿色而不是褐色。达尔文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 遗传和变异 B. 人工选择
C. 基因改变 D. 适者生存
某小组同学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的植物照射时间产生了兴趣,设计并实施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步骤】
①把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②选取大小长势相同的五片叶子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两面遮光,再移到阳光下照射
③然后每隔一小时摘下一片叶子,去掉黑纸。进行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得到五个时 段叶片的颜色变化如下表。
(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的叶片都要部分曝光和部分遮光,目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中曝光部分遇碘变蓝是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__。
(4)晒1小时叶片见光部分未明显变蓝,是因为光照时间不够,晒5个小时后,遮光部分也会变蓝,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表信息,我们可以得出能达到实验效果的照射时间段在__________小时之间。
某同学设想在人的基因组里“嫁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基因,人就不用吃饭了。实现这种构想的生物技术最可能是( )
A. 克隆技术 B. 转基因技术
C. 组织培养 D. 细胞核移植
在生态系统成分中蘑菇属于(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成分
被子植物和鸟类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A、种子、鸟卵 B、受精卵、鸟卵 C、种子、受精卵 D、受精卵、受精卵
下列哪种生物可以监测空气的污染程度( )
A.海带 B.葫芦藓 C.贯众 D.满江红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过程如下: 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观察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
(1)请你判断:_________号试管里的浆糊将变成蓝色。_________号试管里的浆糊没有颜色变化,原因是该试管里的浆糊中的淀粉已经变成了_______。
(2)实验温度选择37℃温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应该是______号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