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中M表示器官,a、b表示血管,“→”表示血流方向,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M是肺,则a中氧含量比b

B. M是肾脏,则a中尿素含量比b

C. M是小肠,则a中氨基酸含量比b

D. M是大脑,则a中二氧化碳含量比b

【答案】B

【解析】

血流流过不同的器官,血液的性质,血液所含的物质会发生改变。肺是呼吸器官,血液流经肺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肾脏是泌尿器官,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大脑是神经系统的组成器官。

A、M是肺,血液流经肺后,血液会与肺泡发生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故b比a的含氧量高。A错误;

B、若M是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器官,可以形成尿液,将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含量降低,b比a的尿素含量低,B正确。

C、若M是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加,因此,b比a的氨基酸含量高。

D、若M是大脑,大脑的神经细胞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血液流经此处,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故b比a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科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这只生活在中生代(约 2.5 亿年前~6500 万年前)的昆虫属于丽蛉(如图),由于其具有的虹吸式口器和翅上的眼斑与现代蝴蝶相似,被称为“中生代蝴蝶”。化石证据显示, 丽蛉类曾经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形态最为多样的昆虫类群之一,在当时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何它们能繁盛一时,又为何悄然灭绝?

口器是丽蛉的摄食结构,初步推测具有虹吸式口器的丽蛉, 可能取食裸子植物的花粉和花蜜。研究发现,不同丽蛉的口器长度差异很大,长度在 0.6 毫米至 18 毫米之间。口器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其取食植物的“花管”长度,丽蛉口器的差异,反映了其取食植物的多样性。

丽蛉依靠翅飞行,翅上具有眼斑。眼斑是利用翅的结构模拟出动物的眼睛来恐吓天敌,是昼行性昆虫反捕食的重要策略。考古发现,与丽蛉化石伴生的还有大量脊椎动物化石,丽蛉的眼斑可能模拟了当时脊椎动物的眼睛。对于脊椎动物来讲,眼对眼的对视有很强的威慑力。直到今天,眼斑仍是许多昆虫的重要自我防护构造之一。

触角是丽蛉的感觉器官。雌性丽蛉触角为念珠状或丝状结构(如图 a),而雄性丽蛉的触角为中生代昆虫中罕见的栉状结构(如图 b)。研究表明,栉状触角增大了触角表面积,提高了感受器的灵敏度,增强了雄性感知雌性释放的性外激素的能力。

丽蛉的上述形态与结构特征,表明它们在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然而,随着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晚期的衰落,丽蛉也随之灭绝。

1)丽蛉的虹吸式口器用于吸食花粉和花蜜,丽蛉的_____与其吸食特定的裸子植物的“花管”长度相适应,是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

2)翅上有眼斑的丽蛉的形成可以用自然选择学说进行解释:由于_____的改变,使丽蛉群体中具有有眼斑和无眼斑两种类型,在当时环境中_____是有利变异,被保留下来。

3)丽蛉可能已具备长距离化学通讯能力,与此相适应的结构特征是_____,这有 利于寻找雌性。

4)丽蛉在中生代处于繁盛期,而到中生代晚期后逐渐衰落直至灭绝,文中推测的原因是_____。这个事例体现出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 性。与丽蛉的故事类似,当前食性高度特化的大熊猫同样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据此提出保护大熊猫的合理建议_____

【题目】在2019年北京世园会期间,我国的9个牡丹野生种首次亮相。花卉专家利用这些牡丹野生种培育出了纯黄、橙红等不同花色的新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培育的牡丹新品种与亲本牡丹野生种在花色上有明显不同,这种稳定的差异属于______变异,这是培育新品种的基础。培育牡丹新品种的方法有______(写2种)。

(2)花卉专家研究发现,纯种红花牡丹和纯种白花牡丹(基因用 G、g 表示)与纯种红花豌豆和纯种白花豌豆(基因用 A、a 表示)的杂交实验现象有所不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牡丹的红花与白花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②牡丹杂交实验中,子一代性状不表现为红花,也不表现为白花,而是表现为粉红花。如果子二代获得的牡丹共366株,理论上粉红花植株的数量为______株。

③豌豆的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其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条。豌豆杂交实验中,子二代红花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与控制花色的基因可以用下图中的______表示(填字母)。

④豌豆杂交实验中,为确定子二代某一株红花豌豆的基因组成,可让该红花豌豆______,观察其后代的性状表现。豌豆豆荚的绿色(H)对黄色(h)为显性,现将纯种黄色豌豆授以纯种绿色豌豆的花粉,则该植株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及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