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观察蚯蚓:
(1)有一些问题引起小明的兴趣:蚯蚓有没有眼睛呢?蚯蚓有没有嗅觉?为弄清这些问题,小明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实验一:先抓来3条大小不同的蚯蚓,放在一张湿纸上,然后用树叶、铅笔、红领巾分别在它们前面晃动,结果发现它们毫无反应.
实验二:找来几根葱、几块黄瓜和几块萝卜,并排放在蚯蚓前,几分钟后它们都钻到葱下面去了.
实验一说明了蚯蚓没有眼睛,实验二说明蚯蚓有嗅觉.(填“有”或“没有”)
(2)小明按如下的方法观察蚯蚓的习性,他先在塑料盒内放一些干土,然后在盒的一侧加入适量的水,使盒中的土一半是干的,而另一半是湿的.再在干土和湿土的分界处放10来条蚯蚓,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数出干土和湿土中蚯蚓的数目.写出小明设计的这个实验要研究的问题:蚯蚓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
(3)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除了上面探究的问题外,你还想探究有关蚯蚓的什么问题呢?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硬纸板上运动的速度要慢.

分析 在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蚯蚓喜欢生活在温湿的环境中,是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分析作答.

解答 (1)实验一:先抓来3条大小不同的蚯蚓,放在一张湿纸上,然后用树叶、铅笔、红领巾分别在它们前面晃动,结果发现它们毫无反应.说明了蚯蚓没有视觉;
实验二:找来几根葱、几块黄瓜和几块萝卜,并排放在蚯蚓前,几分钟后它们都钻到葱下面去了.说明蚯蚓有嗅觉.
实验三:用泥巴、砖头砌了间小屋,把蚯蚓放在屋门口,结果发现它们很快朝屋里阴暗处爬去.蚯蚓长期在土壤里生活,土壤里很黑暗,它的眼睛没有什么用处,就退化了.但蚯蚓口的前端有嗅觉和感受光和滋味的细胞,它是靠感官来探路和寻找食物的实验,说明蚯蚓头部有感光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该实验的变量是水,结果湿润土壤中的蚯蚓数目明显多于干燥土壤中的蚯蚓数目,说明蚯蚓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
因此,小明设计的这个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蚯蚓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
(3)除了上面探究的问题外,我还想探究有关蚯蚓运动的问题,蚯蚓依靠肌肉与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难以固定支撑,蚯蚓无法运动或运动速度缓慢;在粗糙的纸上,由于刚毛可以固定支撑,运动速度较快.
故答案为:(1)没有;有;
(2)蚯蚓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
(3)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硬纸板上运动的速度要慢.

点评 明确蚯蚓的运动特点、生活环境及探究实验的要求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种叫“富氧水”的高价饮用水,它是以饮用水为基质,加压充入氧气制得.节目中对“富氧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富氧水”富含氧分子,活性强、易吸收.喝水后氧气通过胃肠绒毛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能有效补充体内的氧,在细胞内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产生能量.
观点二:“观点一”违背科学常识,是概念炒作,在“忽悠”消费者.
成分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气体
N278%78%
O221%16%
CO20.03%,4%,
其他稀有气体0.94%
较少的水汽
稀有气体1%
较多的水汽
(1)石田教授曾对富氧水的效果进行研究.他以10名学生为对象,让学生在不同时间分别饮用350毫升普通水和富氧水,但不告诉学生喝的是哪一种水.学生喝完水后被要求运动15分钟,然后由研究人员测试并比较反映他们心率和耐力等生理指标,结果无明显差异.石田教授研究的主要方法属于:对比实验;.(选填“查阅资料”、“建立模型”或“对比实验”)
(2)人应该是由呼吸系统吸收氧气.右表是人在呼吸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比较.平静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每次吸入与呼出时的气体都是500毫升,氧气的密度为1.4克/升,根据表中信息,可求得呼吸1次人体可吸收氧气35毫克.因此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 瓶500毫升富氧水中的溶氧量.
(3)依据(1)(2)的分析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支持哪种观点?观点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