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如图1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图2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①→⑧表示的是连接心脏的血管,A→D是心脏的四个腔,请据图回答问题:(1)肺泡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中的氧气是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的.
(2)图2中血管⑥应连接图1中的血管①(填序号)和心脏结构中的左心室腔(填字母),血管⑦中流的是动脉血.
(3)C和D两个腔之间的结构叫做房室瓣.
(4)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时,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A腔(填字母),需2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扁桃体.
分析 1、如图: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上下腔静脉,④、肺静脉,⑤、肺动脉,⑥主动脉,⑦肺静脉,⑧上下腔静脉.
2、血液循环图:
据此回答.
解答 解:(1)人体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使胸廓有节律地扩大或缩小,从而完成呼气和吸气,呼吸运动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人体由于肺泡处氧的浓度高,而周围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是肺泡中的氧气就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就扩散进入肺泡,从而完成了肺泡里的气体交换.
(2)血管⑥主动脉是连接左心室的血管,和图1中的①相连,血管⑦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3)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
(4)静脉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颈部动脉→扁桃体.所以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经过心脏2次后能到达扁桃体.
故答案为:(1)呼吸运动;扩散
(2)①;左心室;动脉
(3)房室瓣
(4)A;2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利用血液循环模式图来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蝗灾”是蝗虫引起的灾害,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下列有关蝗虫和蝗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蝗虫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主要是以往内它具有适应跳跃的后足和适合飞行的后翅 | |
B. | 蝗虫腹部的气门是气管的开口,利用气管进行呼吸 | |
C. | 蝗虫的视觉器官是单眼和复眼 | |
D. | 干旱的环境适合蝗虫繁殖和生长发育,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利于减少蝗灾的发生 |
6.人体失血过多时需要及时输血,下列关于输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大量输血时应输同型血 | |
B. | O型血的人不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 |
C. | AB型血的人可以输入AB型血或少量O型血或A型血或B型血 | |
D. | 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有无偿献血的义务 |
3.若某人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比正常人的明显偏高,可能是⑤分泌活动不正常所致.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注射( )
A. | 甲状腺激素 | B. | 肾上腺素 | C. | 胰岛素 | D. | 性激素 |
10.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体色的变化的外在原因是( )
A. | 人工选择 | B. | 环境的改变 | C. | 温度的改变 | D. | 天敌的影响 |
20.如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部分家庭的耳垂遗传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有耳垂、无耳垂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2)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人类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这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3)根据表中第Ⅱ组的调查结果可以推断无耳垂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
(4)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在第Ⅱ组家庭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在第Ⅲ组家庭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
(5)在第Ⅱ组家庭中,父母都有耳垂,但却出现了无耳垂的子女,这种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可以.
(6)在第Ⅰ组家庭中的一对夫妇,第1个孩子无耳垂,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无耳垂的几率是$\frac{1}{2}$(或50%).
组别 | 父亲 | 母亲 | 家庭数目 | 子女有耳垂人数 | 子女无耳垂人数 |
Ⅰ | 有耳垂 | 无耳垂 | 342 | 271 | 106 |
Ⅱ | 有耳垂 | 有耳垂 | 527 | 397 | 167 |
Ⅲ | 无耳垂 | 无耳垂 | 201 | 0 | 233 |
(2)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人类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这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3)根据表中第Ⅱ组的调查结果可以推断无耳垂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
(4)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在第Ⅱ组家庭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在第Ⅲ组家庭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
(5)在第Ⅱ组家庭中,父母都有耳垂,但却出现了无耳垂的子女,这种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可以.
(6)在第Ⅰ组家庭中的一对夫妇,第1个孩子无耳垂,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无耳垂的几率是$\frac{1}{2}$(或50%).
4.在生物进化史上,真正适应于陆地生活的植物是( )
A. | 藻类植物 | B. | 苔藓植物 | C. | 蕨类植物 | D. | 种子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