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萌芽”社团在探究“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时制订的实验步骤如下:

a.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A、B,注入2mL糨糊;

b.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c.向A试管内加入2mL唾液,向B试管内加入?

d.往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

e.将试管振荡后放在37℃温水中水浴10分钟;

f.观察试管内糨糊颜色的变化。

①上述“萌芽”社团制订的计划中有两个步骤顺序颠倒,应将_____对调;

②c步骤,应该向B试管中加入_____,作用是_____;f步骤中,糨糊颜色变蓝的是试管_____

③实施正确计划后,“萌芽”社团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结论。请你表达对此结论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④“萌芽”社团想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并作岀假设:随着温度的升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会逐渐增加。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们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你认为图示结果支持他们的假设吗_________

(2)200多年前,人们认为胃只能物理性研磨食物,而对胃能否化学性分解食物有争议。为此,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设计一实验:把一块瘦肉放入金属小笼子里,让鹰吞下小笼子,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笼子里面瘦肉的变化。该实验若观察到现象,说明胃能进行化学性消化。能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原因是胃液含有消化的_____酶。

【答案】d和e 2ml清水 形成对照 B 不对,只能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的结论,而不能得知分解成何种物质 不支持 蛋白质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

(1)①“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是: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水浴→冷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该实验应先水浴待唾液发挥并冷却后再滴加碘液,这样观察到的现象才是唾液作用后的现象。

②该实验以唾液为变量,所以向B试管中滴入2ml清水,形成对照。B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A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③通过实验现象只能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的结论,而不能得知分解成何种物质。因此“萌芽”社团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结论是错误的。

④他提出假设:随着温度的升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会逐渐增加。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会减慢。因此表中数据不支持他的假设。

(2)19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将瘦肉块放入小金笼内让鹰吞下,一段时间后,发现笼内瘦肉块消失了。瘦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本实验结果说明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