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银边天竺葵叶子的周边部分由于缺少叶绿体而得名。有一个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用银边天竺葵的叶片做了如下实验:将一盆经过黑暗(24小时)处理的银边天竺葵的一个叶片,用两个圆的黑纸片从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剪下处理过的叶片,去掉黑纸片,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的绿色脱去;取出叶片,漂洗干净,放在培养皿中铺平,然后在叶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1)光合作用的过程可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过程,在甲乙丙三个部位中能够变蓝的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甲和丙两处对比可以说明光合作用的完成必需有_______存在;_______两处对比可说明光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必要条件。

(4)从本质看,光合作用的过程除了包含物质转变以外,还包含能量转变,即:________能转变为____________能。

【答案】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乙、丙 化学

【解析】

1)探究实验主要目的是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否则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我们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来验证淀粉是否存在。
2)银边天竺葵的甲银边部分不含有叶绿体,本题设置了两个对照实验:甲叶片的银边部分和丙绿色部分,乙叶片的遮光部分和丙未遮光部分,变量分别是:叶绿体和光。

1)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光合作用的公式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的目的耗尽叶片中的有机物,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甲处(银边)不含叶绿体,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乙处遮光,未进行光合作用,故滴加碘液不变蓝;丙处(未遮光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滴加碘液后变蓝。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的丙部分变成了蓝色。
3)甲处(银边)不含叶绿体,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乙处遮光,未进行光合作用,故滴加碘液不变蓝;丙处(未遮光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滴加碘液后变蓝。实验中,甲处和丙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细胞中有无叶绿体的存在。实验中,丙处有光,乙处不见光,因此丙、乙两处对比可说明光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必要条件。
4)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变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能量转变: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