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E确的操作步骤是①→②→______→⑥(请补充完整),其中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图②中,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目的是控制实验变量____________,形成单一因素的对照组实验。

(3)图③中,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_;图⑤所示操作是为了____________

(4)若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图⑥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这说明光合作用能制造____________;该实验同时还证明了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答案】④→⑤→③ 把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光照 碘液 脱掉叶片中的叶绿素 叶片未遮光的部分变蓝色,遮光的部分不变蓝 淀粉

【解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1)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图中的①→②→④→⑤→③→⑥。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图①中”,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为了将叶片中原有淀粉转运或耗尽。
(2)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
(3)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
(4)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这里产生了淀粉,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这部分没有淀粉产生,所以,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