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下表是人体呼吸过程中测得的气体成分表.
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氧气
20.96
16.40
二氧化碳
0.04
4.10
其他气体
79.00
79.50(1)吸气过程中发生气体成分变化的主要器官是
肺
肺
.
(2)为了验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了,可以将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分别通入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中.
(3)如图甲表示
肺泡
肺泡
和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如图乙表示
组织细胞
组织细胞
和毛细血管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气体经过图甲交换后,3处的
氧气
氧气
显著增加;经过图乙的交换后,4处的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含量明显增加.
(4)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
扩散
扩散
作用完成的.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分析:
此题综合考查了肺的功能,二氧化碳的检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二氧化碳的检验等知识点,需要逐一分析解答.
解答:
解:(1)通过表格直接就看出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比吸入的气体中少了,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多了,其它气体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不需要其它气体.因此呼出气体中含量变化较大的是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原因是气体在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肺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内.所以吸气过程中发生气体成分变化的主要器官是肺.
(2)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将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判断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
(3)右图是人体内的两次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图甲表示肺泡图和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因此气体经过图甲交换后,3处的氧气显著增加;经过图乙的气体交换后,图乙表示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里,因此经过图乙的气体交换后,4处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增加.
(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前者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后者是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所谓气体的扩散作用,即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扩散到浓度低的地方,直到平衡为止.
故答案为:
(1)肺;
(2)澄清石灰水;
(3)肺泡;组织细胞;氧气;二氧化碳
(4)扩散
点评:
在分析气体变化的数据时,除了搞清楚气体一变化外,一定要弄明白气体的含量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西城学科专项测试系列答案
小考必做系列答案
小考实战系列答案
小考复习精要系列答案
小考总动员系列答案
小升初必备冲刺48天系列答案
68所名校图书小升初高分夺冠真卷系列答案
伴你成长周周练月月测系列答案
小升初金卷导练系列答案
萌齐小升初强化模拟训练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表所示为人体呼吸时呼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各种成分数量的变化.
请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从表格的数据中,你能说出哪些事实?
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比吸入的少,二氧化碳比吸入的多.人的生理活动不需要氮气,呼吸过程还产生了水.
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比吸入的少,二氧化碳比吸入的多.人的生理活动不需要氮气,呼吸过程还产生了水.
(2)呼出的气体中增加的二氧化碳是从哪里产生的?
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
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气体多,说明有机物被氧化分解除了产生二氧化碳和释放能量外,还产生了
水蒸气
水蒸气
.
(2007?杭州)下表所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百分比,请回答: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
脑
16
1
内脏
56
8
肌肉
18
90
其它
10
1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内脏
内脏
.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
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
控制的.
(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肌肉组织会处于暂时性缺氧状态,此时肌肉细胞会进行
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
,并产生乳酸,导致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疼现象.
(4)夏季,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散热,但这也造成了体内水分的大量丢失.此时人体如何通过自身调节来减少体内水分的丢失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血液流过肾脏时只产生少量的尿液,以尽量减少体内水分的丢失
血液流过肾脏时只产生少量的尿液,以尽量减少体内水分的丢失
.
(5)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原因是
汗液蒸发困难,不能及时散热,导致人体体温过高,出现“中暑”现象
汗液蒸发困难,不能及时散热,导致人体体温过高,出现“中暑”现象
.
下面所给的资料中,曲线A和曲线B是人体在两种活动状态时呼吸过程中肺容量的变化.根据资料分析计算:
(1)曲线A的呼吸频率是
18
18
次/分钟;曲线B的呼吸频率是
27
27
次/分钟.
(2)曲线A状态时,此人每次呼吸肺的通气量约是
0.5
0.5
升;曲线B状态时,此人每次呼吸肺的通气量约是
4
4
升.
(3)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是21%,而呼出的气体中仍然有16%的氧气,据此分析在曲线A状态时,此人每分钟耗氧量约是
0.45
0.45
升;曲线B状态时,此人每分钟耗氧量约是
5.4
5.4
升.
(4)参看下表中不同活动状态的耗氧量,分析曲线B表示的是哪种活动状态下的呼吸过程?
跑
跑
.
活动
打篮球
慢跑
坐
睡
踢足球
游泳
散步
400米跑
每分钟耗氧量(升)
1.5
2
0.42
0.25
1.8
2
1
6.75
下面所给的资料中,曲线A和曲线B是人体在两种活动状态时呼吸过程中肺容量的变化.根据资料分析计算:
(1)曲线A的呼吸频率是______次/分钟;曲线B的呼吸频率是______次/分钟.
(2)曲线A状态时,此人每次呼吸肺的通气量约是______升;曲线B状态时,此人每次呼吸肺的通气量约是______升.
(3)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是21%,而呼出的气体中仍然有16%的氧气,据此分析在曲线A状态时,此人每分钟耗氧量约是______升;曲线B状态时,此人每分钟耗氧量约是______升.
(4)参看下表中不同活动状态的耗氧量,分析曲线B表示的是哪种活动状态下的呼吸过程?______.
活动
打篮球
慢跑
坐
睡
踢足球
游泳
散步
400米跑
每分钟耗氧量(升)
1.5
2
0.42
0.25
1.8
2
1
6.75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