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可侵犯多种器官,常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等并发症。某地一所小学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在流行发病期间对该校六个年级30个班级,共1471人,发病情况、处置措施等情况进行记录统计,结果如下。

1)腮腺炎病毒的生活方式是_____在腮腺、睾丸和卵巢等腺器官的组织细胞中。

2)对该小学疫情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_。据统计,首发病例发生在96日,截至到921日,累计发病人数达_____人。

3)造成了疫情扩大的原因是,一方面初期没有对患者及时隔离,另一方面,从腮腺炎病毒侵染人体到发病时间较长,约12~25天。其中携带病毒的儿童属于_____,可以散播病原体。

4)疫情发生后,除了停课处理,还有很多孩子应急接种了腮腺炎疫苗。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疫苗注射进入人体,可引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产生_____反应(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有效控制了疫情。

【答案】寄生 调查法 13 传染源 特异性免疫

【解析】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叫非特异性免疫。

1)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腮腺炎病毒寄生在腮腺、睾丸和卵巢等腺器官的组织细胞中。

2)某地一所小学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在流行发病期间对该校六个年级30个班级,共1471人,发病情况、处置措施等情况进行记录统计,这种方法叫调查法。据统计,首发病例发生在96日,截至到921日,累计发病人数达1+1+4+5+2=13人。

3)传染源是指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因此患腮腺炎的儿童属于传染源,并携带腮腺炎病毒,可以散播病原体。

4)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将腮腺炎疫苗注射进人体,可引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它能够消灭相应的腮腺炎病毒,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