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I和II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B.抗原被清除后,人体不能保持产生该抗体的能力

C.两次变化都与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参与有关

D.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

【答案】B

【解析】

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使抗原失活,抗原被消灭后,抗体还存留在人体内,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呈递、识别、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后才能产生抗体。

A.首次感染时,病毒侵入人体,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随着病毒的增殖,抗体也慢慢增加,呈上升趋势,其后抗体开始与相应抗原结合从而使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抗体慢慢减少。当第二次,同样的病毒侵入人体后,病毒刚开始繁殖,抗体的数量便会急剧膨胀,比病毒要多得多,然后病毒开始减少,抗体也随之减少。因此,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故A正确。

B. 抗原进入人体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将抗原清除后,体内仍然保留有抗体,当病毒再次入侵时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说明抗原被清除后,人体能保持产生该抗体的能力,故B错误。

C.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所以两次变化都与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参与有关,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故C正确。

D.人体内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所以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淋巴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故D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空气颗粒物(PM)是指悬浮在空气中微小固体和液滴的混合物,且细颗粒(PM2.5)容易再悬浮于空中且存在很长时间。不仅影响全球气候与城市可见度,还含有重金属和有机毒物,能够通过人体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影响人身体健康。所以,寻找吸附颗粒物能力强的城市绿化树种,对减少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PM2.5是通过人体呼吸系统的__________(器官)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

2)叶片上的____________是外界物质通过叶片表皮进人内部细胞的门户。

3)科研人员想要研究树木叶片的微形态与吸附空气颗粒物的量之间的关系,用电镜扫描得到了七种常见树木叶片的微形态,然后测定不同树木叶片单位面积的吸附d100的量,实验并记录如下,请据此回答问题。

不同树种叶片表面微形态特征

树种名称

上、下表皮

表皮毛

香樟

凸凹不平

女贞

凸凹不平

桂花

上表皮平滑,下表皮凸凹不平

广玉兰

上表皮平滑,下表皮凸凹不平

多表皮毛(下)

红叶李

凸凹不平

现铃木

凸凹不平

多表皮毛

银杏

凸凹不平

①科研人员在实验研究初期,在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上做了大量工作,你认为下列哪项工作不是本实验必须开展的____________

A.在路况相似的道路上选择样树

B.实验前先用清水清洗样树

C.在每株样树相同方向、距地面相同高度的地方各采集相同数目的多枚叶片

D.必须选择树龄相同的树木作为样树

②不同树木的叶片面积不同,但是统计结果为不同树木叶片单位面积的吸附量,这样统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③从图中可以看出,形态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的树木单位面积吸附颗粒物d100的量最多,请从结构与功能观的角度解释该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