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3?玉林)请根据显微镜图示,结合有关操作技能,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遮光器和反光镜作用的共同点是调节
光线强弱
光线强弱

(2)转换到高倍镜后,某同学看到物像不够清晰,他做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B
B

A.调节粗准焦螺旋;B.调节细准焦螺旋;C.移动玻片;D.更换玻片.
(3)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空白、边缘较黑较宽的圆圈,轻压玻片圆圈会变形移动,该圆圈是什么?
C
C

A.细胞;B.污物;C.气泡;D.墨水.
(4)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图2所示的镜头可供选择,若要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下列哪一组镜头?
A
A

A.A和D;B.A和C;C.B和D;D.B和C.
(5)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3所示,通过下列哪项操作能实现视野“甲”到视野“乙”的变化?
D
D

A.调节遮光器换用大光圈;B.调节反光镜换用凹面镜;C.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练习使用显微镜.可结合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能调节光线强弱,光线强时,调小光圈;光线弱时,调大光圈;反光镜反射光线,调节光线强弱,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因此,图1中遮光器和反光镜作用的共同点是调节调节光线强弱.
(2)转换到高倍镜后,看到物像不够清晰,可以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选项B符合题意.
(3)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气泡是周围黑、中央亮,会变形;而细胞则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而且不变形.选项C符合题意.
(4)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所以图中的A、B是目镜,C、D是物镜.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越大,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越小,数目越多.目镜的镜臂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而物镜的镜臂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据此,若要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物像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镜头,应选用A和D.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
(5)由图三可以看出,视野甲细胞的位置偏向左下方,视野乙细胞的位置在视野中央,并且细胞增大.这是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换用高倍物镜观察,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即图乙,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虽然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物像,如果偏离视野中央的话,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又因为视野中物像的位置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若发现视野中的细胞偏左下方,为使物像刚好在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 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光线强弱;
(2)B;
(3)C;
(4)A;
(5)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3?玉林)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一)预习思考
材料:5月2日,自治区召开“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电视动员大会.玉林市接着召开“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电视动员大会,第一时间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动员会精神,在全市上下全面推进“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围绕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三清洁”为主要任务,以消除“五乱”和农村垃圾“围村堵河”为中点内容,以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大村大镇为重点区域,突出沿江、沿河、沿路环境治理,以局部治理带动综合整治,以集中整治促进长效机制,推进清洁整治工作进村入户,实现城乡全覆盖.
(二)设问解疑
(1)问:对乡村居民来说,水污染的问题在环境污染中尤为突出,下列行为中有哪项是使乡村水域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
A.工厂污水的排放;B.生活污染物的排放;C.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D.包括以上三项.
答:选项为
D
D

(2)问:在对乡村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中存在许多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是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的?
答:有毒物质会沿着
食物链
食物链
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3)问:在乡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粪尿,我们可以进行无害化处理而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无害化处理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答:是利用细菌和真菌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出能量形成高温将粪尿中的各种
病菌和虫卵
病菌和虫卵
杀死.
(4)问:“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我们可以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其中一些有用的物质,这样既可以节约
资源
资源
、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三)简结转新
(5)问: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你做过哪些有益的工作?请举一例.
答:
宣传环保、爱护环境、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等
宣传环保、爱护环境、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