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有关 | |
B. |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 |
C. |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 | |
D. | 人工生态系统生产效率高,稳定性最强 |
分析 生态系统根据人的因素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根据环境的不同,科学家把生态系统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等多种类型.据此解答.
解答 解:A、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互相制约,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A正确;
B、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与生物数量无关,B错误.
C、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破坏了生态系统稳定性,C错误;
D、人工生态系统,因动植物的种类较少,食物网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稳定性不强.D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生物种类数量有关.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才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动植物细胞、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结构中一定具有( )
A. | 叶绿体 | B. | 线粒体 | C. | 细胞核 | D. | 遗传物质 |
6.卷心菜在我县有大面积种植,主要虫害就是菜粉蝶,菜粉蝶在其生长过程中危害作物时所处的变态时期为( )
A. | 幼虫 | B. | 蛹 | C. | 受精卵 | D. | 成虫 |
3.从进化的观点来看,高等生物起源于( )
A. | 多细胞动物 | B. | 水生藻类 | C. | 单细胞生物 | D. | 低等动物 |
10.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以及水循环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的思考题与上述过程有关,请认真思考后回答:
(1)图1是某植物叶片正在进行的A、B、C三项生理活动,此时,植物的根能够进行的是A(填数码代号)所代表的生理活动;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C(填数码代号)生理活动的效率;储藏粮食应该保持干燥和低温是为了降低A(填数码代号)所代表的生理活动的强度.
(2)为了进一步研究A和C两个生理过程,做了以下实验:
①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甲、乙,若要探究在有光的条件下,氧气是由绿色植物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甲、丙.
②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光源距离灯泡3米)实验结果如下表: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③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黑暗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右(左或右)移动.
(1)图1是某植物叶片正在进行的A、B、C三项生理活动,此时,植物的根能够进行的是A(填数码代号)所代表的生理活动;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C(填数码代号)生理活动的效率;储藏粮食应该保持干燥和低温是为了降低A(填数码代号)所代表的生理活动的强度.
(2)为了进一步研究A和C两个生理过程,做了以下实验:
①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甲、乙,若要探究在有光的条件下,氧气是由绿色植物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甲、丙.
②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光源距离灯泡3米)实验结果如下表:
不同瓦数的光源 | 100瓦 | 80瓦 | 70瓦 | 60瓦 | 50瓦 |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 65 | 35 | 15 | 6 | 1 |
③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黑暗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右(左或右)移动.
7.能证明生物的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 )
A. | 形态解剖学 | B. | 胚胎学 | C. | 化石 |
4.我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即“天然屏障”是指( )
A. | 皮肤 | B. | 脾脏 | C. | 眼睛 | D. | 嘴巴 |
5.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大豆为实验材料,在18℃和25℃条件下,测定大豆种子的萌发数.经连续统计,结果如图.根据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 种子萌发时需要阳光 | |
B. | 极度寒冷时种子不能萌发 | |
C. | 与18℃相比,25℃时,大豆种子更容易萌发 | |
D. | 大豆种子比小麦种子容易萌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