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请根据“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的正确顺序是_____(填序号)

2)把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_____

3)步骤5中发现遮光部分_____;不遮光部分_____(“变蓝”或者“不变蓝”)。

4)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不可少条件是_____

【答案】1327465 把天竺葵中已贮存的有机物消耗掉 不变蓝 变蓝

【解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的就是对照组。

3)图中1表示暗处理一昼夜;2去掉黑纸片;3选叶遮光,并光照;4清水漂洗;5显色观察;6滴加碘液;7酒精脱色。

1)“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操作步骤:1暗处理一昼夜、3选叶遮光,并光照、2去掉黑纸片、7酒精脱色、4清水漂洗、6滴加碘液、5显色观察。所以该实验的操作步骤:1327465

2)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图中序号1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为了把天竺葵中已贮存的有机物消耗掉。

3)滴加碘酒后,遮光部分不变蓝,叶片不遮光的部分变色,原因是叶片不遮光的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而淀粉遇碘变蓝色。将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遮盖起来,目的是在叶片上形成见光与不见光的对照实验,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4)试验结果是:叶片的见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被黑纸遮盖的部分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对比见光部分与遮光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不可少条件是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生物学是在不断的科学探究中,逐渐积累、更新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学习生物学,不仅要学习前人已总结的科学知识,也要学习他们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方法,更要在学习中积极思考、积极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水平。请回答有关实验的下列小题。

1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D.调查法

2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试选出最合理的一种(

A.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中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3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目的是(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B.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4下列实验操作中,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A.AB.BC.CD.D

5当酵母菌加到生面团中时,酵母菌会产生二氧化碳,使生面团膨胀。实验小组的同学记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并把这些数据转化成了下图所示的曲线图。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由此图可以看出温度变化对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是:当温度由0℃逐渐升高到30 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当温度处于30℃~45℃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当温度由45℃上升到60℃以上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A.减少;基本不变;增加B.增加;基本不变;下降

C.减少;先升后降;减少D.增加;先升后降;增加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