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如图曲线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O2和CO2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根据图判断选项中叙述有错误的是( )A. | 血流经B段毛细血管时,血液中氧气分子与血红蛋白迅速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 | |
B. | 假若B段血管为肺泡处毛细血管时,A段血管则为肺动脉 | |
C. | 假若B段血管为组织处毛细血管时,C段血管则为小静脉 | |
D. | 假若B段血管为肺泡处毛细血管时,C段血管则为肺静脉 |
分析 图示中,横坐标表示血流方向,因此ABC分别表示的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判断A和C血管中氧气和二氧化成的含量变化.
解答 解:A、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时容易和氧结合,在氧浓度低时容易和氧分离,血流通过B段毛细血管时,血液中氧气分子与血红蛋白迅速结合,A正确;
B、假若B段血管为肺泡处毛细血管时,则血管C的名称是肺静脉,血管A是肺动脉,B正确;
C、假若B段血管为组织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即需要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氧气的含量逐渐减少,而C段血管小静脉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多,C错误;
D、假若B段血管为肺泡处毛细血管时,C段血管则为肺静脉,血管A是肺动脉,D正确.
故选:C.
点评 这是一道识图题,根据血流方向判定出三种血管的名称,此题会迎刃而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下列食物链中,不正确的是( )
A. | 小虾→小鱼→大鱼 | B. | 绿色植物→兔→狐 | ||
C. | 松林→松毛虫→啄木鸟 | D. | 农作物(玉米)→老鼠→蛇→鹰 |
2.某环保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这些污染物会通过不同的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其他动物体内,危害人体或其他动物体的健康.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综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1)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A与B或A与C进行对照实验.
(2)表中B、C、D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满江红能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所选小鱼数目太少,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
(三)实验反思
(4)满江红属蕨类植物,与葫芦藓等苔藓植物相比,它特有的结构是具有真正的根.
(5)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释).
(四)交流讨论: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这些污染物会通过不同的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其他动物体内,危害人体或其他动物体的健康.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综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组别 项目 | A | B | C | D |
加无污染河水的水体积 | 500毫升 | 500毫升 | 500毫升 | 500毫升 |
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 不加 | 1节5号 | 1节5号 | 1节5号 |
加满江红的数量 | 不加 | 不加 | 10克 | 30克 |
放同样小鱼的数目 | 1条 | 1条 | 1条 | 1条 |
小鱼存活的时间 | 10天 | 3天 | 6天 | 8天 |
(2)表中B、C、D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满江红能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所选小鱼数目太少,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
(三)实验反思
(4)满江红属蕨类植物,与葫芦藓等苔藓植物相比,它特有的结构是具有真正的根.
(5)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释).
(四)交流讨论: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6.葡萄糖经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进入毛细血管,需透过的磷脂双分子层数是( )
A. | 4层 | B. | 6层 | C. | 8层 | D. | 10层 |
16.人的肺属于( )
A. | 细胞 | B. | 组织 | C. | 器官 | D. | 系统 |
19.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 )
A. | 乙和丙数量增加 | B. | 丙和丁数量减少 | ||
C. | 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 D. | 乙和丁数量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