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某同学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 丁中叶片滴加碘液后c遮光部分变蓝
C. 丙中b烧杯中的酒精可溶解叶绿素D. 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答案】B
【解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A、甲所示的为暗处理:实验前应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才能说明检验的淀粉是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原先储存的,A正确;
B、丁中叶片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色,见光部分变成蓝色,B错误;
C、丙中b烧杯中的酒精可溶解叶绿素,叶绿素能够溶解在酒精中,C正确;
D、淀粉遇碘变蓝,加入碘液后叶片变蓝,可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D正确。
故选:B。
【题目】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两组实验,请分析回答。
试管 | 实验材料 | 滴加液体 | 水浴温度 | 水浴时间 | 鉴定试剂 | 观察现象 |
1 | 馒头碎屑 | 唾液2ml | 37℃ | 10分钟 | 碘液1滴 | 不变蓝 |
2 | 馒头碎屑 | A | 37℃ | 10分钟 | 碘液1滴 | 变蓝 |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可以在2号试管的A处加入 ,作为1号试管的 实验。
(2)与2号试管相比,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图中的 (填“X”或“Y”)曲线能说明馒头在消化道中发生的变化。